简介:这一次我们向那些“冠军”的父母取了点经。
在《挑战不可能》前三期中,有几位小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在最新一期节目中,11岁的韩亚轩PK掉比自己年龄大一倍的竞争对手黄舒敏,拿到“挑战王”,“飞花令”小才女贺莉然再度亮相,被同场比赛的选手视为偶像。还有,第二期节目中,年仅10岁的丁秋月以黑马之姿拿到亚军,淡定从容地走进荣誉殿堂。
1秒闪电填诗、轮双字飞花令有人盯着自己的娃,羡慕着别人家的孩子。当家长的到底该做点什么?是不是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抓紧学点什么?
或许,这个时候应该听听这些“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是怎么说的。
◆鼓励是最好的礼物,但不能只会说“你太棒了”
孩子获得好成绩,当父母的需要怎么鼓励他?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好像只会说“孩子你太厉害了”。而冠军的妈妈是这样说的,“你坚持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放手一搏的勇气,让妈妈觉得好骄傲。”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韩亚轩的夺冠之路:第一关剩最后一个名额时惊险突围,第三关因为自己的小失误将对手送进巅峰对决,最后轮“双字飞花令”让体力和脑力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
他的心理状态有多稳定呢?恐怕很多成年人也没有他这么好的心理素质。在晋级巅峰对决后,主持人撒贝宁现场采访了韩亚轩当时的内心活动。韩亚轩称自己失误时想的是“第二现场的小朋友们我马上就要来了”,而此后顺利晋级后想的则是“胜败兵家事不期”。
一位11岁的少年能如此沉着淡定面对胜败得失,得到了挑战观察团张斌、康震、蔡紫的掌声。
节目播出后,观众在网上对韩亚轩的表现这样评价:“聪慧沉稳,难得的是还有幽默感。”当然也有人说,面对得失成败,10多岁的孩子表现得好淡定,好像有点早熟?
其实,韩亚轩并不是周全到毫无破绽,他失误送分,是因为有时候会着急,“一急就出错,这是韩亚轩的特点。越是这个时候,我越不会去打扰他,让他继续专注于事情本身。”
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节奏,而不是家长遇事就赶紧介入。冠军妈妈的这个教育方法,家长们可以学起来。
在韩亚轩夺冠后,妈妈除了祝贺他,还说了这样一番话。“忘我地坚持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你的这种勇气让妈妈很骄傲。”
我们看到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临危不乱出口成章,而韩亚轩妈妈觉得孩子这次表现得最好的地方是不去想结果,单纯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不因为担心失去就不去尝试了,无论输赢最后放手一搏,这也就是他说的’胜败兵家事不期’。”
孩子在取得成绩的时候,家长需要给予鼓励,除了“你太棒了”,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总结出他哪里做得比较好、哪里有不足。
同样,在孩子们失败气馁时,家长也一样得用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出原因。
大家不妨看看与“挑战王”只差一步的丁秋月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在《挑战不可能》第二期节目中,10岁的丁秋月一路过关斩将,以第二名的身份进入终极挑战,成为三位挑战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最初全国线上选拔赛时,家里的网络有点慢,她总是抢不到答题机会,加上没经历过这种淘汰赛,好几次哭着说不要继续比赛了。我当时告诉她享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且参加这样的比赛,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补足自己的知识面。”
在女儿拿到了亚军后,丁秋月则收到了妈妈这样的鼓励,“比赛是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发现自己跟其他人的差距,这就是你以后努力的方向。”
◆孩子提出“我要学钢琴”,家长要马上买一架钢琴吗?
人越是长大越会意识到,有一个深入骨髓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能否开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而深入骨髓的兴趣爱好通常都是“童子功”,需要从娃娃抓起。
我们跟小选手的父母聊过发现了这几个孩子的共同点,他们都是从两三岁就喜欢上了古典诗词,而这一次参加比赛,也是自己做主提出来的。比如韩亚轩是从诗友那里听说了这个节目,而丁秋月则是看到了学校发的链接。
孩子提出自己想做的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应该马上认同还是否定?比如,孩子提出“我要学钢琴”,家长该怎么办?要马上买一架钢琴吗?
冠军妈妈的做法是这样的——
确认这是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同时告知过程、提示风险,并与孩子一起做出承诺。
在韩亚轩主动提出参加节目后,妈妈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时间管理能否管理好,虽然你的诗词基础比较好,但这是《挑战不可能》,或许会更难一些,需要更多的诗词储备量,你要花时间去准备,现在还在学期中每天要上网课,你是否分配好时间?第二,这是一个比赛,只要是比赛就有胜负,你要做好心理建设,衡量自己是否能够坦然面对输赢。”
韩亚轩笃定地说,自己能够分配管理好时间,与此同时还跟妈妈达成共识,“决定参加就认真准备、全力以赴、正常发挥,不刻意追求拿到什么名次。”
母子拉钩承诺之后,韩亚轩把赛前准备的时间、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可见,只要是孩子们真心喜欢的事情,他们就会全力以赴。
几位小选手在《挑战不可能》中所展示的诗词只是他们的爱好之一,他们的爱好都非常广泛。韩亚轩很喜欢辩论,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辩论会。此外,他喜欢钢琴、朗诵,也喜欢旅游和美食。
韩亚轩的妈妈说,他们没有要求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在哪一方面特别专,“随着他长大,他自己会发现他最想实现的那个目标。我们希望他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往前走。”
丁秋月除了喜欢古诗词、甲骨文,英语、艺术、体育都不错,钢琴已经考到了9级,今年就会考10级,参加学校运动会跑步等体育项目都拿过名次。不过因为爱好广泛,丁秋月也曾经“迷茫”过,不知道未来自己应该干什么。
而丁秋月的妈妈这样回应女儿的困惑,“你现在学习的这些东西,是为了你以后选择面更宽一些,随着你长大你会发现最重要的那个兴趣到底是什么。”
在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这件事情上,几位小选手的父母给出了同样的观点——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是支持者、建议者、引导者的角色,最大程度地鼓励孩子去实践他们的兴趣爱好。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么?冠军妈妈的答案是,那当然了。
有些家长觉得,把孩子放到竞争场上去,就不能输只能赢,不拼到一个成绩誓不罢休,不然就失去了参加比赛的意义。
竞技场上的一次输赢与整个人生有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从别人家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那里找了点参考资料。
遗憾止步“诗词场”八强的贺莉然说,在节目里挑战关卡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也是在给生活中的自己打气鼓劲儿。
韩亚轩的夺冠感言是“大家都比我强,我挑战了自己,新背了很多诗,交了很多新朋友。这就是收获”。
韩亚轩还说自己拿到挑战王的时候挺意外,“因为大家都是高手,所以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冲过第一关,但没想到后来就这么一关关地闯过去了。我觉得我做到了挑战不可能的精神:我挑战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把自己的状态打出来了。”
孩子满意了,家长满意了么?
贺莉然的爸爸看到女儿不仅能淡定面对淘汰,还能够鼓励同场的小选手时,被深深触动了。
“她现在有自己的思想了,知道学习研究诗词和国学的道路还很长。看到她比赛的状态这么好,也触动了我,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积累。”
冠军妈妈说,不要用比赛中失去的东西去打击孩子,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仔细体会在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
比赛结束后,韩亚轩的妈妈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诗词朋友圈又扩大了,“韩亚轩与其他19位选手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