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早变美这是颜值经济下的病态审美观

  文/沪生

  (作者沪生,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年来,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甚至已经成为了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整容手术,真的是“早做早变美”?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手术安全性以及对身体伤害程度考虑,割开式双眼皮、隆鼻等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做。专家再三强调,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没有完成,以及审美没有成熟稳定之前,最好不要接受整容手术。

  其实,即使已经成年,进行整容手术同样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过,本该是高技术门槛的整容行业,从业人员却资质堪忧,医美机构的诚信危机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一方面,为了实现盈利,医美机构会刻意淡化医美行为的医疗本质,诱导想要变美的人进行各种消费。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短缺,管理层面投入的力量不足,都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一句话,整容有风险,医美须谨慎。所谓“早做早变美”,只是美好的愿望,但现实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整容手术,带来的可能不是更高的颜值,而是更多的隐患。

  有意思的是,许多年轻人或许并非不知道整容手术的风险,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一心只为了“变美”,这又是为什么?

  平心而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希望通过整容手术提高颜值的愿望本身无可厚非。在医美行业的市场调查中,近一半的消费者会说做整容手术就是自己的选择、就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这样看来,今天的年轻人希望自主掌握、“处理”自己的外貌,倒也是他们尤其是女性自主性与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反映。这一点,应该得到尊重。

  问题在于,“美”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尤其不该只是整容机构里推崇的高鼻梁、尖下巴式的“网红脸”。整容这个字眼意味着,审美标准往往是由他人强加的——我们在有意无意间正在强行将自己的容貌向某种模板靠拢。所以与其说那些整成“网红脸”的年轻人审美观单一,不如说塑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太单一。

  容貌焦虑,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许多网文、影视节目中的“大女主”都会因为美貌而获得“霸道总裁”青睐或者是额外的好运,从而一飞冲天,此类叙事框架事实上是对颜值经济不遗余力的推销。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影视明星的走红,更进一步巩固了这种观念——如果不能通过整容“变美”,就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过得幸福。

  传统社会有“以貌取人”的说法,而在消费社会中,所谓的容貌经济更是日益走向偏颇、褊狭——我们不仅要“变美”,而且只能变成同一种“美”。这正是整容手术真正让人担心的地方。如果年轻人只是对流行美盲目跟风,就会忽视了对内在美的   我们并不是想强调,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应该通过对社会文化尤其是审美观的塑造,培养年轻人对“美”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说到底,人们对美的标准和定义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今天的“网红脸”,明天就有可能不再受欢迎。

  更要紧的是,我们必须提醒,依靠提升颜值改变命运的捷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存在。容貌终究会随着时光而改变,但通过多读书、多学习得到的真才实干、综合素质与修养,却永远不会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5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