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微史吾解读
编辑
微史吾解读
有人说知性、优雅、端庄,就是她的代名词。
也有人说她长着一张国泰民安的脸,只要拿着话筒站在台上,就能让人莫名地心安。
她,就是陪伴春晚观众16年的女主持人——周涛。
单论次数而言,周涛绝对是超越倪萍、董卿,主持春晚次数最多的女主持人。
这份履历,也为她平凡的人生,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禁让人好奇,从小城姑娘到央视一姐,她凭的是什么?如今又去了哪里?
01拼命三娘
高考,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十字路口。
而周涛,却在五千多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成了年,安徽省唯一一个,拿到北京广播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幸运儿。
可她没想到,四年的稳扎稳打,换来的却是一份朝九晚五的配音工作。
虽然工作清闲,是无数人梦想中的“铁饭碗”,但周涛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那一年,北京台大力招揽人才,周涛当即辞了工作,赶往招聘现场。
青春靓丽的形象,不俗的谈吐,让孤注一掷的她如愿被选中,可一个新人想在新环境站住脚,又岂是容易的事?
少儿频道、戏曲频道、体育节目,身兼多职的周涛俨然成了拼命三娘,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抱怨。
因为这些苦,对于那个阶段的周涛来说不是负担,而是历练。
从紧张到落落大方,从拧紧话筒到挺直腰杆。
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北京台当家花旦,她用了两年的时间。
突出的表现,让她接到了央视的邀请。
从倪萍的手里,接过了当下正火的《综艺大观》。
虽然有珠玉在前,但周涛却顶住了压力,从一众优秀新主持中脱颖而出,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对于这个新面孔,观众的评价也是一针见血。
大方、得体、长得好、专业素质强。
也就是从年开始,周涛每年春晚都会准时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可她的野心,远不止眼前的一切。
或许在别人眼里,文艺类节目的主持人,只是“花瓶”一般地存在。
只要长得好看、不出错就行,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可周涛却认为,不做便罢了,做了就要做最好的那个。
于是,主持界各种含金量高的奖项,被她一股脑收入囊中,就连国外的“金皇冠最佳主持人”都没有放过。
可主持了期《综艺大观》后,名利双收的周涛,却没了再进一步的想法。
转身离开了这个节目,做起了公益节目制片人。
都说隔行如隔山,可周涛却用了半年的时间,让《真情无限》成了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不仅募集了五百万善款,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节目也被各大领导观看过。
要知道,这可是央视建台以来的头一次。
可作出了口碑,有望成央视当家花旦时,周涛却提出了辞职。
不少人都是一脸问号,认为她的做法过于冒险。
谁知再次见面,周涛依旧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那场被全球盛赞的奥运会开幕式,很多项目的策划、运行都有她的手笔。
忙碌的工作结束之后,再次回到央视的周涛,从主持人变成了文艺中心的副主任。
可心中的遗憾,却让她放下了正红的事业,放下了光芒和荣耀,淡出了观众的视野。
02“消失”背后的无奈
事业的蒸蒸日上,让周涛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