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慕白」首图
「白墙下的花园」到了夏天,有网友搞笑说,晒房晒车晒幸福都不是本事,有本事你出来晒太阳。宋戴复古说“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这么个大炭火窑,想想都让人冒汗,估计好多人都想钻冰箱里。唐王维说“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满天地都是毒太阳,实在热得要命,所以他“思出宇宙外”,可见有多热,都想逃到宇宙中去凉快凉快。苏州人范成大面对“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时,最盼望下雨。当然下雨这种消夏模式,遥控权全在老天手里。说起苏州古人的消夏模式,可以说涵盖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他们把消夏过成了一种生活,过成了一个节日,非常隆重有仪式感,又尽显优雅诗意,堪称教科书级。
清可QINCO▲在饮食上消夏,苏州古人是极认真的。古代吴越地方史、被誉为“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里记载,“阊门外郭中冢者,阖庐冰室也”“巫门外冢者,阖庐冰室也”,也就是说当时在阊门、巫门(即平门)的郊外,都建有吴王阖闾的冰室,只是后来两个冰室都成了“冢”。这冰室是干什么用的?书中没有记载,但载有越都东郭外南小城为勾践冰室:“冰室者,所以备膳羞也。”由此可推断春秋时吴越之地就有藏冰之室,它的用途就是给食物保鲜,而且勾践还“食于冰厨”,真是能把清凉享受个够。据此,我们可以自行脑补一下,作为一国之君,炎炎夏日,想来这冰室的妙用不仅只在食物的保鲜上,用它做出各种解暑小吃、冷饮也是自然而然之事了。清可QINCO▲当然,老百姓不可能拥有一个奢华的冰室,那么在古代,苏州老百姓吃点什么消夏食品呢?明代名臣、文学家、也是苏州人的王鏊在他的《姑苏志》中记载:“三伏,市上有卖凉冰。”凉冰是哪来的呢?《元和县志》上记载:“冰窨在葑门外,设窨二十四座。”原来姑苏葑门外有座大冰库,里面设了二十四座冰窖。到了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上也有相关记载:“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鲜鱼肆以之护鱼,谓之‘冰鲜’。”《清嘉录》主要是记录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的,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苏州百姓在夏日炎炎时会买冰制作“冰杨梅”“冰桃子”来解暑。还有,于冰盆、清泉、井水里沉李浮瓜,享受冰镇果品,则是百姓们司空见惯的消夏方式了。有冷饮的夏天,才能过得妥妥的爽。小白funny▲曾开玩笑说,在苏州,何以消夏,你为我素手做冰汤,我为你徒手劈西瓜。别说我太天真,这样就可以解暑?虽然天下谁人不知苏州人在吃上很讲究,素手做羹汤,是苏州女子的基本厨艺,做个冰汤,自然不在话下,但有公子,徒手劈西瓜哉?还真有。清代苏州人沈朝初作多首《忆江南》词,其中一首云: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鹢,水晶冰窖劈西瓜。痛饮对流霞。一边赏荷避暑,一边劈个西瓜消夏,你就说痛快不痛快。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古时苏州人对此极看重,当重大节日来过。《清嘉录》有记载曰:“画船萧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清可QINCO▲观荷纳凉是古时苏州人消夏的方式,极具仪式感。荷花生日这天,游人纷至葑溪,溪傍置冰窨,劈开一个冰西瓜,一口啃下去,冰甜冰甜的,三口两口,透心凉快。据载这一天画船云集,甚是热闹,逢雨,游人便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清代诗人蔡云书写清代苏州风俗的《吴歈百绝》中对此也有诗曰:“荷花荡里龙船来,船多不见荷花开。杀风景是大雷雨,博得游人赤脚回。”古时苏州对观荷纳凉这件事的热衷程度,绝对可以打破我们的认知。《清嘉录》中记录的观荷纳凉之地除了葑门外荷花荡,还有西山消夏湾:“洞庭西山之址消夏湾,谓荷花最深处,夏末舒华,灿若锦绣。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往往留梦湾中,越宿而归。”纳凉于花香云影,睡在荷香里,这样的消夏方式,简直如诗如画,叫人艳羡。莫修-文▲荷风送凉气,观之足可以消除暑热。明代书画家范允临在天平山庄有十景塘,塘中尽种荷花,夏日炎炎时他享受着自家清凉的荷风,便写信约友人来消暑:“日者铄金流火,五内俱热,四山作铁面孔相向,安得北窗凉风哉。但池中菡萏如铺霞簇锦,晚来香露扑人,携内子于宛转桥,令双鬟六七奏《水云》之曲,差足解愠耳。足下倘不畏襶褦,能来一领荷香乎?”大意说的是,天气太热了,但荷花盛开,整个十景塘似铺霞簇锦,晚间更是荷香袭人,范允临和妻子在宛转桥赏荷避暑,让六七个年轻女子演奏《水云》曲,可消暑热烦闷。于是向朋友发出邀请:你若不怕戴斗笠赶路,能到天平山亲自感受荷香吗?“能来一领荷香乎?”大有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之妙。可见,观荷纳凉在古代苏州人眼里,不但是切实可行的消夏方式,更是文人雅事。枫红叶落▲上文提到的观荷纳凉地消夏湾,顾名思义,光看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个消夏避暑佳地。据《苏州府志》载:“消夏湾在洞庭西山之址,深入八九里,三面峰环,一门水汇,仅三里耳。旧传为吴王避暑处。”据说春秋时,吴王夫差不耐暑热,携西施寻佳地避暑,在洞庭西山寻得,消夏湾由此得名。至南宋时,范成大作《吴郡志》对消夏湾也有记载,“山十余里绕之”,可见其纵深幽邃,“周回湖水一湾,冰色澄彻,寒光逼人,真可消夏也”。明代王鏊有诗云:“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闲。”可见这个消夏湾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了绝妙的避暑胜地了。在这里亲水避暑,有享之不尽的清凉,历代有不少文人赋诗咏叹。清可QINCO▲亲水可避暑,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因苏州为江南水乡,明清时期,苏州人亲水避暑可是相当隆重而热闹的集体娱乐节目,已成习俗。我们看《清嘉录》上的记载:“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榭,随意留连。”由此不难看出,在清时苏州人面对暑热,对亲水消夏有多热衷。由此,“豪民富贾,竞买灯舫”,堪称一绝。亲水,可不是仅坐水边,濯个足啊,或扎个猛子泡个澡,那些“豪民富贾”开着漂亮奢华的灯船,“至虎丘山浜,各占柳荫深处,浮瓜沈李,赌酒徵歌”,其间“赋客逍遥,名姝谈笑,雾縠冰纨,争妍斗艳”。文士饮酒赋诗,逍遥自在,名姝则一身细雾轻纱,手执细绢团扇,载歌载舞,竞相比美。清可QINCO▲自下午三五点开始,“络绎于冶芳浜中,行则鱼贯,泊则雁排,迫暮施烛,焜煌照彻,月辉与波光相激射。舟中酒炙纷陈,管弦竞奏,往往通夕而罢”。这到底是来亲水避暑,还是来比船比富的呢?那么多船,到了夜里燃灯,灯影月辉波光,美酒管弦歌舞,通宵达旦,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这是灯船纳凉行乐的盛景,多数大众聚水阁、冰榭之地,亲水之娱,项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暑计者,白堤青舫,争相斗典,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或招盲女、瞽男弹唱新声绮调,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盖此时铄石流金,无可消遣,借乘凉为行乐也。”这段记录,真是画面感十足,斗牌、曲局、说书,亲水避暑,加娱乐节目,苏州人简直把夏天过成了清凉party。蒽子-苏州▲当然,文人雅士的亲水避暑就安静多了。比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曾记他与芸娘亲水避暑的闲适之美。他们居于沧浪亭爱莲居,一轩临流,檐前一株老树,浓荫覆窗,人画俱绿,两人课书论古、品月评花,沈复还教芸娘酒令,两人把盏为乐。临水消夏,这样的生活,让沈复感慨“人间之乐,无过于此”。古时苏州人的消夏模式,特别是明清时期,因史料记载详尽,使我们有幸得“见”古人消夏所热衷的仪式感。人生需要一点仪式感,仪式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精神高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