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一直有个坏毛病,是爱给明星立人设。
通过大起大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套路,来制造噱头。
既视感是,“明星上个节目就经历了大磨难、彻头彻尾地改变”,看起来无比有效。
但这种桥段,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剧本需要,一个人真实的改变哪有这么便捷迅速。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片段,发现终于“整了点新活”。
没有想象中狗血,即便是冲突对峙,也有一种微妙的平淡感,让我这种社恐患者会心一笑。
多看了几集后,我发现不论光环多大的明星,往人际交往的环境中一放,都能出点新花样。
01
谁不想围观明星“社会性死亡”呢
一个月前,我和朋友闲聊时调侃说,要给当时的《五十公里桃花坞》颁个奖。
就叫,“最佳包工头节目奖”。
因为刚看前两期时,看着明星们僵硬社交的场面,脚指头忍不住地抓地、抠出三室一厅。
当时的名场面是张翰与宋丹丹。
宋丹丹号召大家自我介绍、说一两个代表作,但张翰并不乐意。
宋丹丹坚持要张翰说出代表作后,他直接扔出了一句“我没有代表作”“我没名”。
还是汪苏泷出来开玩笑打了个岔,说“我们都是纯帅”。
“因为太帅了,大家说起我的时候只能记住帅,记不住作品。”
光是见面破冰环节,这节目就上了好些个热搜,大多是明星“社死”集锦。
最开始,我以为既然是“明星社交”,按照惯例,那估计又是一场互相掐架的抓马大戏。
后来在网上零星地刷到几个片段,发现倒不太一样。
相比于想象中的“闹心狗血大戏”,它更像是“人际关系大全”。
明星们看似应当在名利场上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可把他们真扔进一个陌生、必须彼此交流的环境后。
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的状态,和普通人相比也没特殊到哪里去。
社交场合里粗略地分,有三种人。
一种是永远不会让话落地上、会主动炒热气氛的捧场王;
一种是完全不可能主动出击、安静等待被注意的社恐人;
一种是有必要交流需求时会外向开朗,但更多时候选择不主动不被动的中立者。
在《五十公里桃花坞》里,这三种都有典型范例。
辣目洋子,捧场王的典型。
节目里举行派对玩游戏,结果年轻人玩的前辈们不会,反之亦然,大家坐在桌子边上各玩各的。
这时候辣目样子跳出来,顶着一头假发,吆喝着放张蔷的歌,上场开始扭迪斯科。
恰好是男女老少都听过的老歌,再顺势把分开玩的两派人都带动起来。
班上或宿舍里只要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基本不愁尴尬。
彭楚粤,社恐的典型。
第一期大家必须自我介绍时,他内心已经“十分恐惧”,但表面上还是得强撑着自然说“hi”。
有新嘉宾到场,大家都走上前打个招呼的时候,只有他“下意识”地退了半步,晃荡到了人群边缘。
节目里的周也,最常见的中立者,在内向与开朗中间慢慢转换。
和大家还不熟时,会尽可能地表现外向、努力融入,譬如积极讲解集体游戏规则。
自己落单时,会觉得尴尬不安。
但等到大家都熟络了起来,就也不再强行成为“社交达人”,觉得一个人待着也很舒服。
02
综艺要拍多少期,
才能让人看到“真明星”?
大约是因为,社交天赋在如今的确可以称之为一种有些稀缺的能力。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舆论中,都倾向于追捧或夸赞“捧场王”。
因为人际交往里的确需要这类人的存在。
《五十公里桃花坞》里的郭麒麟,就时常从一个场地被喊去另一个。
上一秒在这和大团体玩行为艺术,下一秒被小团体叫去拍宣传片,按他的话说,是“家家户户都有能用得着我的地方”。
在这样的倾向下,许多人哪怕不擅长或畏惧社交,也会被期待着去表现成一个外放的姿态。
并对“无法融入圈子”这件事,产生本能的不安。
好几位嘉宾在前几期的表现都有些“用力过猛的外向”。
以舒适圈之外的尺度,去尽可能地社交,最后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让自己疲惫。
彭楚粤建烘焙坊后,发现烘焙体验过程中需要等待醒面一小时。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空等这一小时,决定出去玩一玩再回来,这本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
但他却焦虑地把这件事扩大化了,误以为这一小时的空档会让大家体验太差,“留不住人”。
他最初一直陷在“自己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