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被催生二胎、询问工资、被红包钱份子钱绑架……这些你中招了吗?
别说成年人,就连几岁的小朋友都嘀咕着中招了:又要我表演节目!
“过年啦,快来给爷爷拜个年,给爷爷背一首你刚刚学会的唐诗吧!”
“来给奶奶唱首歌,等会奶奶给你个大红包!”
“听说你开始上舞蹈班了,来给叔叔婶婶跳个舞看看啊!”
这些话熟悉吗?
简直是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啊。
而这样的“传承”带来的似乎不是美好的回忆,只有被支配的童年恐惧。
这不,这个春节我那乖巧懂事被逼无奈的侄儿,又被拉出来营业了。
表姐的儿子今年7岁,从小就开始学习街舞,小小年纪就帅气的不行。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亲朋好友见到都轮番夸了一遍。
说着就让孩子给大家表演一段街舞,但是我这侄儿却表现得没什么兴致,也不愿当众表演。
在表姐的几番催促和众人的“吹捧”之下,不得已站起来表演了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可就在表演之后,表姐批评了孩子几句,说你这样太没有礼貌了,孩子是又伤心又委屈,连吃饭都没有食欲了。
这……也太感同身受了,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的噩梦呀!
01
让孩子当众表演才艺,
莫过于聚会时最尴尬的见面礼
曾经年少的我们,也曾被迫给长辈表演节目。
长大进入职场,有时候也会迫不得已要在公司年会上表演节目。
只不过曾经遭受过被迫接受表演的我们,似乎一直没有学会换位思考。
在一档综艺《少年说》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
上初一的张炜姗吐槽自己的爸爸爱“坑”女儿。
爸妈为了让她全面发展,从小就逼着她上各种兴趣班,学唱歌跳舞;参加朋友聚会喜欢让她当众表演……
可是炜姗并不喜欢唱歌跳舞,更不愿意当众表演,于是她决定在勇气台上“坑”一次爸爸。
她对爸爸说:“爸爸,你一直说你唱歌很好听,今天我也请来了我的朋友,要不你现场也唱一首给大家听听。”
爸爸找各种理由不唱:没有伴奏唱不出来,这么多人……
炜姗和主持人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主持人说:“炜姗站到台上是不是应该用一首歌来鼓励她。”
炜姗说:“爸爸你忘词可以用手机看。”
被话语“架”到台上的爸爸没办法,只得唱歌一曲。
在唱完歌之后,主持人陈铭问炜姗爸爸:“感受到那种被支配的恐惧了吗?”
当我们强迫孩子当众表演时,根本考虑不到孩子是被支配,是不乐意的。
我们想到的都是自己在众人面前的面子。
但殊不知这样的支配,已经在无形之中破坏了双方的关系。
02
那些被迫表演节目的孩子,
真的会变成家长期待的样子吗?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表演,是因为孩子孤僻、清高、内向或者不善于表现自己等等。
他们觉得这样的性格会影响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生存,所以就想要强行干涉,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改变性格。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茜茜的姥爷,为了锻炼茜茜在大众面前的表演能力,故意把她丢在菜市场的高台上,要求她表演节目。
由于引起了周围人的围观,吓得茜茜在台子上一边发抖,一边哭着喊着说不要。
但是姥爷说:“唱完再带你回家!”
茜茜迫不得已唱了起来,姥爷却嫌弃她的声音小。
姥爷一直都认为,不管什么能力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他给女儿的定位就是“比得过男生”,所以取名“胜男”。
接着又把这种教育方式复制到了自己外孙女的身上,但是却因此吓坏了孩子,导致茜茜最后得了自闭症。
为了让孩子克服恐惧而把孩子放入另一个恐惧的环境之中,是父母最大的错误。
03
帮孩子拒绝“围观式表演”,
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要求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的话题讨论,其中有一个答主的回答让我特别感动。
她说:“小时候,爸妈从来都是禁止我参加那种一帮亲友酒过三巡,让在场的孩子每人随便唱首歌的‘助兴节目’。”
他们的底线最多能接受她在诸如单位年会这种场合上登台正式的表演,完全接受不了亲友聚会上别人的随口“点播”。
她的爸爸认为:“艺术的尊严,底线很高;我女儿的尊严,更是无价之宝。一个人接触艺术,是好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首先要懂得尊重自己,其次要懂得尊重艺术。”
她的妈妈说:“我们培养你有一些兴趣爱好,是为了让你自己高兴,不是为了给别人过瘾。愿你热爱并为之付出的艺术,能带给你心灵的滋养和长久的快乐,而不是给那些不懂艺术的人带去一时的快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欣赏、滋养,但过多的期待会变成负担,过多的批评会变成否定,过多的要求会变成强制。
所以请不要让孩子用当众表演才艺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面子,更不要因为给孩子掏了学费,就有一种付出感:
是孩子热爱艺术、享受生命重要,还是我为他花了那些钱、送他上课花的时间重要?
我希望是前者。
家长慕课寄语
作为父母,我们担心孩子长大之后在公众面前的社交,但是我们也只能帮他尽量站在高处,让他感受,让他选择。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属于舞台的,但是有些恰恰相反,他们在不知名的小领域也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所以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绑架儿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