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不走流行;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与新媒体正面竞争,而是将其引为己用;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将冷门做成了爆款。
《声临其境》:将冷门做成爆款
徐晴
《声临其境》是湖南卫视年一季度播出的一档纯原创声音魅力竞演节目。播出以来,微博阅读量26.1亿,网络播放量14亿,豆瓣评分8.3,96个新浪热搜,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媒体为其点赞,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节目。
题材选择:不走流行,选择冷门
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跟风自然是相对稳妥的选择,但跟风也意味着放弃了创新的制高点。纵观湖南卫视乃至全国排名靠前的各家电视台,真正赢得市场和口碑的,永远是那些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这个团队一直埋头于原创,如《非常靠谱》《变形计》《一年级》《书香中国》以及刚刚结束的《声临其境》都是原创节目。在一般电视人眼中,这些原本都是非常冷门的节目创意,不过从播出效果来看,这些“冷门”节目都实现了热播,《声临其境》更是做到了收视口碑双丰收。
我们不大关心大家看过什么,而是关心大家没有看过什么、可能会想看什么。如果梳理这些年社会影响力大的节目,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以前大家没看过,是新门类、新领域、新模式。就《声临其境》来讲,它的成功基于两点:一是立意高,屏读经典,抓住了文化热点;二是带有影视行业的揭秘性,把后期配音这个环节搬上舞台并进行加工和放大。
操作路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把一个环节变成一档纯原创的优质节目,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从创意到最终节目成型,光是方案就经历了4次大的方向调整,修改了28版,目的是尽可能展现这些实力演员全情投入的幕后创作,让他们在《声临其境》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
《声临其境》吸引了很多实力演员来参加,赛制规则也很简单,每一期4位演员通过3个环节展开声音竞演,分别展现演员们对经典影视片段的台词处理能力、声音的可塑性以及舞台表演的综合实力,每期由现场观众选出当期观众最喜欢的声音,然后前9期的“声音之王”参演最后的年度声音大秀,决出本季“声音之王”。我们在邀请嘉宾时,注重的不是知名度,而是遵循表演创作本身的规律,那就是“戏比天大”,用专业、凭实力说话。我们相信声音艺术本身的魅力,也相信观众的鉴赏能力。
《声临其境》没有刻意去营造人设,如果说有,那就是实力型人设。譬如赵立新,在此前演过20多年的戏,可以说是资深老戏骨,但一直没有大火过,但在《声临其境》的节目里,他展示了一名演员令人惊讶的综合实力,精湛的台词能力,四国外语顺手拈来以及身为实力演员的职业自信。这期节目播完后,他自己都感叹,演了20多年戏没火,没想到在《声临其境》一夜之间火遍全国了。
《声临其境》的参演嘉宾,在第一季40位表演者中,有21位拿过金鹰奖、华鼎奖、飞天奖、白玉兰奖以及国际上表演行业奖项的最佳男女主角奖。节目里呈现的人物角色众多,除了表演者,还有许多辅助类角色,也是在各自领域最专业的一群人,譬如说主持人、点评专家、领声团、拟音师、声音大秀导演等等,其专业要求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点评专家有专业院校的台词教授,也有配音界顶级的从业者,他们将普通观众感性层面的“好”,破译到理性专业的层面展开解读,使得节目首先在细分领域拥有大批铁粉,赢得了他们的口碑。
领声团是一个多年从事声音工作的专业团队,他们在节目里的职责是帮助演员快速找到幕后配音的状态。还有拟音师,这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在全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屈指可数,他们为影视剧后期模拟制作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是对人声对白的补充,对营造情境和环境至关重要。当然还有最后的声音大秀导演,在最后一期甚至请到陈凯歌这样的旗帜级电影导演加入,为的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大程度保障节目的专业度和品质。
节目创意也许冷门、垂直、小众,嘉宾也许冷门,可这两个冷门元素在一系列配套元素的加持下产生了叠加、放大效应,恰恰成就了热门和独家,也许这就是创新的神奇之处。
融媒体突围:与其正面竞争,不如为我所用
就《声临其境》来说,我们将新媒体引为己用的方式大概有这么三种:
播放端。今年我们跟视频网站进行了版权合作,将节目的网络播放从芒果TV延伸到了爱奇艺。我们知道电视台之间最核心的受众是有一定差异的,芒果TV和其他视频网站也有各自最核心的用户,多了一个视频网站播放渠道,节目也就多了一种影响更多人群的可能。
互动端。《声临其境》跟一个叫“配音秀”的APP合作,这个APP里面聚集了众多的配音爱好者,“配音秀”的配音达人有机会参加《声临其境》,《声临其境》的配音片段也成为了APP里年轻人,甚至知名人士追捧的表演素材。去年年底,很多单位、公司开年会,同学、朋友聚会的时候,都玩起了配音秀,《声临其境》受欢迎的程度再现了当年卡拉OK的热潮。
宣推端。从节目策划之初,一直到节目播完至今,《声临其境》制作了海量的短视频在各类网络平台传播,譬如在节目还在方案策划阶段,就制作短视频宣传片放在官方微博上,为节目预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节目正式播出后,节目里的经典配音片段、幕后花絮也形成海量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传播,很多在正片里装不下的内容,成为电视节目正片的补充,继续发挥效能,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当然,无论怎样融合,最核心的还是节目品质以及蕴含在节目中的情怀和正能量。
创新的立足点:“小大正”绝非一句口号
小成本。我们操作的基本逻辑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配音表演具有专业度,所以请的嘉宾几乎都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实力派演员,而不是片酬高昂的当红明星,节目模式已经决定了成本不会很高。
大情怀,正能量。《声临其境》之所以能引起许多人共鸣,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选取的经典影视作品里所饱含的情怀和正能量。演员们对每一场对白、每一句台词、每一声叹息、每一次呼吸都用心创作,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和对口型,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节目的正能量还体现在演员对表演的信念、对艺术和节目的尊重上。虽然是实力派演员,每次录制前,他们依然像小学生如临大考一样紧张,反复排练,其认真与执着令人感佩。
跟新媒体、短视频相比,传统电视节目因其较高的专业制作门槛,天然具备厚重文化内容的承载能力,也更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做出“爆款”。本土电视人应利用自身优势,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