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人生海海

来源:攸克地产

01

即便是登上了热搜,许知远也没有回去再看自己登台的那一期吐槽大会,这是他的习惯,不看自己录制的东西。不仅《吐槽大会》不看,连已经录制到第五季的《十三邀》,他也一集都没有看。

在吐槽大会的聚光灯下,他模拟综艺明星金星的口吻问到,“闰土和鲁迅还有联系嘛?”这一贴着金星“把全世界变成家长里短”标签的问题,引得现场笑声爆棚,也成为了网络金句之一,但他登上热搜,大抵仍然是这样的话语与许知远过往“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形成的剧烈冲突与反差。

这句话,其实并不是许知远自己想出来的。他得益于ROCK,一个脱口秀演员,在许知远上的那一期吐槽大会里,ROCK是许知远的“编剧团队”成员。李诞不仅邀请来了许知远,而且还给他配上了几乎是金牌的编剧团队,那些曾在脱口秀大会上“星光熠熠”的脱口秀演员们,比如内地脱口秀的开山鼻祖周奇墨、比如“思文前夫”程璐,都是这个编剧班子的成员。

在这里,知识分子许知远是一个“演员”,吐槽,对他而言是一种“表演式的谈话”,许知远自己都承认,他想不出这样的句子。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许知远本来可以有更早的机会,获得这样的流量,那个舞台是同样拥有顶流的《奇葩说》,但他接到邀请的时候,许知远却拒绝了。尽管他和马东、李诞都十分交好,尽管在他的《十三邀》中,除了俞飞鸿那期节目以外,风评最高的两期,嘉宾便是马东和李诞。

那时的许知远和现在的许知远,不同。

02

许知远原来的口气可不是这样的。在很年轻的时候,他就曾站在北京大学的新闻学课堂上,对很多听课的学生而言,他不是老师,看起来像一个愤怒的年轻人,一头长发,不修边幅。他不停地在黑板上写着各种外国人物的名字,然后,转过身来,再敲敲黑板,不停的问讲台下的学生:

“这个人你们知道吗?”

这样的问题,充斥着整个课堂,对于他讲到的名字,大部分学生一脸茫然。许知远把失望写在脸上,一位当时去听课的朋友曾经向攸克君回忆,那种感觉就是,“你们真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许知远大概只有24岁,后来,他很快地成为了刚刚问世不久的橙色新闻纸《经济观察报》的主笔。他那类似于英语式的从句语法表达,和充斥着各种外国人名的写作方式,在中国当时的报界独树一帜,知识界和读者们迅速地记住了这个名字,很多人还惊叹于他的知识储备。面对这样的夸赞,许知远谦虚的方式也很特别,有一次,他当着不少朋友的面,倾诉自己的苦恼,理由之一,是自己记忆力太好,读书可以过目不忘,但他也痛苦于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思想,是别人的跑马场。

在他脑子里跑马的人,自然并不普通,要么是人类文化的先贤,要么是当代思想的巨匠,他们在各种需要的时刻,化身为许知远的文章,和这个兴旺发达国家里的人们见面。

03

“苏北”在中国民间的舆论场中,有着各种丰富的含义。许知远出生在那里,6岁的时候,随父母来到北京。他家里非富非贵,许知远能够拿得出手的,便是学习成绩尚佳,这也为他后来考入北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他的自我感觉却并非如此。很长时间,他对自己有一种“贵族”的身份识别,比如他曾经和朋友们说起,埃德蒙·威尔逊和他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埃德蒙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评论家和作家,《纽约客》的主笔。

许知远对酒精有着偏爱,在《十三邀》的很多期里,即便是在录制访谈,他也要喝啤酒。这几乎是中国访谈节目中,惟一一个敢于在录制中喝酒的“主持人”。只不过,在十三邀中,他从没喝多过,节目不允许。

但是,在平常的酒桌上,喝多了的许知远,会提到贵族,他曾把自己比作是一个类似于胡适那样的“时代定义者”。他觉得,在定义时代这个能力上,在眼下这个时代,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许知远,另一个便是导演贾樟柯。

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许知远是不是算年少轻狂。那时,他和朋友聚会从来不谈论房价,也从来不讨论去哪里能够吃到美食,他喜欢和朋友谈论的,是理想主义、文学、哲学和艺术。

那个时候,英语都已经不能满足许知远了。一个他的好友回忆,许知远有一段时间,经常把一个词——zeitgeist挂在嘴边,朋友们最开始还以为是英语,但遍查英文字典,都没有这个词汇,最终才知晓,这是一个德语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时代精神。

04

很多朋友都知道,许知远曾经有一个理想,收购《纽约书评》,但是,自从他开了独立书店单向街以来,他应该慢慢意识到,收购《纽约书评》这个想法,大概是无法实现的了。

他开始写作梁启超。据说,他对自己写作的要求很高,有一些仪式感的东西。比如,开始写作之前一定要洗手,每写完一段,都要把写完的部分,打印出来,这种打印,还有参数要求,行距要1.5倍,字间距要%,不能有分毫的差别。当然,配上他写作的,还要有木质的书桌,以及BBC古典音乐频道里的古典音乐。

单向街书店里的很多员工,是慕名而来工作的,这个“名”,毫无疑问便是许知远。但是,当他们来到这里时就会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许知远只是单向街的图腾,甚至有一次,他在书店里大声发问,“这个月书店能不能赚钱?”而员工们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回答,结果却发现,许知远已经走了。

他有时候可能也会意识到自己是这家书店的老板,比如,他曾经会提出要求,要员工按时打卡上班,不要迟到。但是,谁都知道,他是这间书店里迟到很多的人,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他是老板,还是一个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知识分子。

他觉得他和梁启超有某种“暗合”。他和梁启超都喜欢知识,但对纯粹的知识又没有足够的热情,这就导致了一种局面,那就是对于新知识,许知远和梁启超都有着天生的敏感,但“开头”是他们的强项,若想深入往下,就要依靠他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如此,许知远的单向街亦是如此。

05

许知远喜欢到处走走,他曾移居到旧金山一段时间,在那里下定决心,要写梁启超。他也曾游历到大理,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叫李伦的人。

李伦原是央视的编导,业内名气不小,那时候,许知远正坐在一间咖啡馆自己喝着咖啡。两人攀谈起来,许知远丰富的知识储备给李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深深影响了一年之后,李伦的一个决定。

认识许知远之后一年,李伦从央视离开,加入了互联网巨头腾讯。李伦对那时腾讯内容的理解是,碎片化的、信息流式的内容居多,缺乏完整的、深度的、纵深感更强的那种内容。而从他的专业背景上理解,完整而深度的访谈节目,是承载这个功能的载体。

他想到了许知远。这便是《十三邀》的最早动议。

那时的许知远,正经历在梁启超写作的疲惫当中,他自己的创业的阶段,也使得许知远作为创始人,面临商业层面的生存问题。这两者的因素相结合,许知远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李伦的邀请。历史是偶然的,这一个选择,给了许知远另外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并非是金钱和商业层面的,而是原本习惯于在书本中来去的许知远,开始有机会通过另一个界面去了解和接触这个世界。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十三邀》虽然给许知远带来了很大的争议,但却对他的人生,至关重要。

他曾经向身边的朋友形容,“十三邀是写梁启超的休息,写梁启超是十三邀的休息,如果都休息不过来,就去管理一下公司。”这与现在的许知远,更为接近了。

06

写完梁启超,许知远变成了一个非常“实践”的人,这从他的文风变化中,就可以知道,现在,读者们很难看到那些类似于英语的从句表达了,定语的修饰,也变得更短了,许知远说的,更像是当下的人们能够乐于听懂,并理解的时代话语。

在他的话语体系中,也很少再有那些诸如各种主义一般的“大词”。通过《十三邀》,他见到了薇娅,和她一起直播带了货,还玩笑自嘲式的卖了许知远同款人字拖。他后来回忆,他见识到了薇娅的强大,这丰富了他对于消费主义的理解,他看到另一面,一个人的公司,薇娅是这个公司的发动机。

这也成为了吐槽大会的吐槽题材,假如薇娅直播带货许知远写的梁启超,那该怎么说?“梁启超本人来,都没有这个价啊。”

许知远在接受36氪采访的时候说,比如说BobDylan、WoodyAllen,他们到七八十岁仍然能创作,是因为他们首先有丰富的感受,才能够维持自己的那种youngspirit,而不仅仅因为“拥有少年感”。如果到了四十五岁仍然是一个未经成熟的youngspirit,是很不好、很糟的事情。

接触实践,在许知远看来,并不是一种背叛,而是一种密集的尝试。这种尝试,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许知远,让身边熟悉他的人,看到了另一个许知远。

许知远清楚,这是一个个人标签化的时代,不管他是否接受,许知远都成为了一个品牌。这是别人识别他的。而他对这个世界的识别方式,也在变化了。

07

比如,他说,一个理想的生活,一个理想的家,就是书店+夜店。

他综艺似的讽刺自己是被淘汰的70后,而东叁式的青年是浪尖上的群体。

这番话,是他在东叁金茂府的城市青年沙龙上说的,就像《十三邀》给许知远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国当下社会的渠道一样,东叁金茂府——这个中国金茂与合生创展联合开发的住宅项目,也给许知远带来了一个观察当下中国社会年轻一代的视角。他发现,在这个靠近CBD、处在东三环转角的东叁金茂府中,业主并非是外界传统认知中的那样财富与年龄成正比,相反,这里的业主和买家,很多都是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并非是富二代,而是各种成功创业的年轻人和拥有核心技术或知识能力的年轻高管,他们,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社会真正的未来。

许知远在这个沙龙上,反复地提到了东叁金茂府的度转角,那对于他的理解而言,是一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说,如果你有度的转角阳台,你就应该安心探索一个更不一样的世界,许知远用他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在提醒那些在未来拥有度转角阳台的年轻人们,你的生活有更广阔的世界。

许知远当然不会忘记提示某种人文关怀,他也聊到年轻人应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看到许知远变了,也没变。因为他知道,并非只有度的转角阳台才能尽兴地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一个年轻人,心中怀有世界,那么,一张小床也足够了。

东叁金茂府似乎是中国当下社会变化的缩影,财富不再是以年龄来量化的正比指标,更多的年轻人,所享受的将是自身在核心技术、能力方面转化而来的红利,他们,其实才代表中国的未来;他们,也正在充满创造力地站在改变的时代转角。

这就是中国的真实社会,许知远深知这一点。

“在我前面遥遥站着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伯特兰·罗素、埃德蒙·威尔逊、沃尔特·李普曼、让-保尔·萨特”,许知远也仍然知道,自己是谁。

年轻的东叁金茂府当然也知道,该为东叁青年们提供怎样的尽兴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6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