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年度撕X盘点还有没被粉丝撕碎的影

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03.html

一线导读:粉丝为偶像冲锋陷阵没错,毕竟偶像的利益是“核心”。不过“撕X”还是不够明智,被带一波节奏,往往弄得偶像、合作演员、剧方三方都不好看。无论如何,作品好才是好,作品才是各方的“共同目标”。没有作品提供“底气”,撕X就没有任何意义。

文丨葡萄

来源丨“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本文已经原作者授权转载,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饭圈,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发酵成撕X的理由。

粉丝手撕艺人经纪团队、粉丝团体之间“互撕”(对了,粉丝间“互撕”也讲究“门当户对”,如果“撕”的不是对家,叫“碰瓷”)、粉丝组队撕影视剧公司(片方、制作方)...

今天就来聊一聊最后一种。年末了,细数一下被明星粉丝撕过的公司,我大致分出了下面几种类型,感觉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开个“比惨大会”。

节目组“作妖”,团队联动粉丝开撕

先从最近的易烊千玺粉丝“撕”优酷开始说起。这次引战的“导火索”,是因为优酷某档综艺的招商会上,四字弟弟的大名被写错,对方误将“烊”写成了“洋”。

这档综艺算是易烊千玺“挑大梁”的节目,但偏偏出现了这种既低级又重大的失误。而且据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此前的宣传物料里,也因为弄错名字闹得不太愉快(除了名字错误外,节目官微文案多次出现各种低级错误,实在是不能忍受)。

所以尽管节目组多次沟通致歉,还是不能消除团队和粉丝的怒火。先是后援会发博艾特官微,“教学”汉语拼音:

然后团队“下场”发微博,态度很强硬:

也算是给前线的“战斗粉”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说起来,这应该是年度“团队联动粉丝”去撕节目组的一大奇观了。

不过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无论如何,四字的“流量地位”在那,既然做了“双向选择”,那“合作愉快”的前提当然是互相尊重。名字弄错看似小事儿,但对上升期流量来说,是大事儿。

之所以这次团队和粉丝占了上风,到底还是因为节目组给路人的观感就是“不够严谨”。作为综艺的制作方,还是应该本着对合作方“负责”的态度。事无巨细,不能顾了大头却丢了细节。

把细节考虑周全,也能给合作方留下不错的印象,毕竟圈子就这么大,也方便日后好合作。

显然这次四字团队算是直接“撕破脸”了,关于手撕节目组,也有粉丝“撕”完之后,制作方“及时止损”的。

比如之前腾讯的综艺《明日之子》,开播前宣传也和杨幂粉丝闹了一场“不愉快”。

节目组用有损艺人形象的“老梗”作为宣传点去发散,激怒了粉丝。最后官团发声明称“节目组不停止抹黑艺人,将无限期停止配合宣传。”

好在节目组及时掰正了宣传方向,“撕X”才没有继续发酵。

一贯觉得艺人“自黑”是一回事,制作方or公司为了营销点不惜损害艺人形象的话,多少会传递出“轻浮感”。综艺效果靠的是高级幽默,玩低级趣味有些得不偿失。

资源分配不均,粉丝开撕公司

关于艺人资源分配不均,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往“资源与发展不匹配”为粉丝提供了“手撕公司”的活素材。

比如因为《小美好》强势占领鲜肉市场的胡一天,其粉丝就为“偶像的后续资源问题”向华策“讨伐”过。

事实证明“三月剧粉”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之后华策作出了回应:

毕竟现在很多明星粉丝都不断在给偶像调整“定位”,什么阶段“匹配”什么档次的资源、在一部剧里占据什么位置...从“小红一把”到“稳住地位”,后续也要跟上去。不给公司“拖后腿”的机会。

参考前一阵热巴粉撕嘉行,大多还是在diss热巴在公司出品的剧里“带新人”,对剧的“资源配置”不满。

还有金晨陷入“解约风波”后,粉丝也在广场和超话“屠版”唐人电影的N宗罪。看到有人戏称,就像你找工作,hr给你画了个巨大的饼,进了公司发现一切有如梦幻泡影。不仅才华没得到施展,还走不开。

说起来,唐人也没少被粉丝“撕”。包括刚开播的《柜中美人》,陈瑶和胡冰卿两大女主粉,这几天也在为“亲闺女”和“继女”的问题撕公司。

眼看剧要播了,剧方(唐人)突然开始让两位女主“轮流坐庄”,引战双方粉丝。

不过,不管是“亲妈生”也好、“后妈养”也罢,在剧开播前做出“不太公平”的行为确实容易引起粉丝反感。但从“板上钉钉”到“模棱两可”这点,感觉很多剧方都做得不够到位。

我感觉,没开播就撕得这么难看,剧播出之后还有的撕,公司可以多给自己配几口锅盖。

因为戏份撕剧方

因为不满“弱化主角戏份、疯狂给配角加戏”的行为,粉丝跑去“撕”剧方也是这两年的大势。

近一点的《夏至未至》,我记得爽妹粉丝就因为女二号的大量加戏,手撕了出品方辛迪加和湖南卫视,还把“夏至未至,配角已至”刷上了热门。

这种“每晚播两集,配角占一集半”的情况,在粉丝眼中称为“注水”。

类似的例子还有前年刘诗诗+郑恺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我记得当时“撕”到片方和粉丝对着干。

原因就是主角拍戏的场次和播出的戏份比重对不上,片方强行捧女二号种丹妮痕迹明显,主角成了陪衬。

后来这剧编剧还站出来表示无奈,暗示片方的锅:

以及前不久刘亦菲粉丝“撕”《南烟斋笔录》片方,大致也是心疼偶像,好不容易下凡拍剧,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单元剧弱化女主戏份)。这算是正主下场的案例,刘亦菲还删掉了官宣的微博。

我总结了一下粉丝们的“撕”点:“主角粉”自认为是一部剧的宣传担当,但片方捧关系户,就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有的片方给电视台送过去两版样片,电视台过目的是主角戏份“正常”的那一版)

不过,据说配角加戏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很多时候片方也是没有办法,有些主角给的档期短,整个剧组都要配合Ta的时间,过分一点的拍一部半部用替身。只好拉长配角戏份去制造话题点和讨论度。

粉丝“逢剧必撕”的风险很大,撕得出热度还好,要么就一起“糊”。

热度之争,粉丝“明讽暗撕”

“蹭热度”是粉圈的高频词汇,粉丝思维就是:“蹭”的一方多少捞到了好处,那就要做好被“撕”的准备。

好比赵丽颖粉丝“撕”观达影视,就撕出了“续集”。直指观达连续三年暑期档“捆绑”自家偶像的热播剧。

这个“梁子”,算是从《花千骨》被“换档”开始结下的。(《旋风少女》接上)

还有今年观达的《浪花一朵朵》,也是接档《楚乔传》,用了套播模式。

但是话说回来,电视台毕竟还是从“大局”把控,而且这几年观达和湖南卫视合作紧密,粉丝眼中的“分销”热度,在播出平台来看则是“合理”利用资源,为整体考虑,也就有了所谓的矛盾点。

“番位”大战,明星粉丝怒撕剧方

因为“番位”撕公司,在饭圈应该算是“日常”了吧?

看看去年动静闹最大的《醉玲珑》,陈伟霆刘诗诗两家粉的“撕番大战”出了圈,制片人唐丽君持续活在被两家粉丝“撕”的恐惧中。

一开始板上钉钉的女主一番,女主粉强调是“女强”,官方给出的参考又是“男强女强”,于是男主粉也不乐意被压番,找片方撕成“平番”。

提问:肉眼可测,到底谁高谁低,谁一番?

从开播前“撕”到收官,《醉玲珑》绝对可以“问鼎”粉丝互撕撕片方最持久的电视剧。

粉丝之间互不退让是真,但有时候片方确实在“模糊番位”上很有一手,或者播出平台含糊其辞耍小动作。正是因为制造了“争议”,粉丝才有得撕。

再加上从人气、地位、资历几个维度去对比,这方面我胜你一筹,那方面我又稍逊你一点,造成“旗鼓相当”的局面,自然双方团队、粉丝谁也不服气谁。

想起了《老九门》剧方,最后为了谁都不得罪,活生生把自己逼成这样:

往前推,同理可证《盗墓笔记》片方,因为“双男主”的设定,同时被井柏然、鹿晗两家粉丝团队下场撕到昏天暗地。

最后干脆一个在前领衔,一个末尾压轴:

讲真,“撕”到男主双双缺席发布会,也是史无前例了。

还有“中途撕番型”,比如《微微》,一开始郑爽一番无疑问,但开拍到播出,杨洋的人气“变动”大,粉丝不甘被压,海报、微博成了撕片方的“重灾区”。

也是瑟瑟发抖,最近刚好看到新版《绝代双骄》官宣了胡一天和陈哲远,小鱼儿与花无缺双男主设定,还都是上升期小鲜肉,怎么觉得到时候又是一场撕番预定...

说白了,“撕番”对粉丝来说,就是不争馒头争口气,是我的就是我的。竭尽所能为偶像“挽尊”。从以前暗自较劲,到现在搬到台面上“抢”,可以说是愈演愈烈。

撕番位之所以在鲜肉鲜花中“横行”,到底还是他们的作品和资历留出了比较“微妙”的空间。作品实力不硬气,人气来凑;人气不够,逼格来凑......任何一种排列组合都可能引来xfxy。

看下来,粉丝大战公司,的确是粉圈日常没错了。但不管是出于上面哪种原因去“撕”,最后都是“粉丝撕得不可开交,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平台方来说,“负面容易出热度”是事实,但这个“度”还是需要去把控。不可否认有些剧方为了营销目的故意去预设“敌对势力”,但“撕”出来的热度不算是“安全牌”。

很有可能到最后惹不起粉丝又搞不定艺人,“不强势”导致的结果就是,“摊子”只能剧方接着。

说到这里,粉丝各种“撕”公司,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多公司都尽量不去“得罪”粉丝。

粉丝经济时代,各大公司都无比重视粉丝在“宣传”这一环发挥的效用。毕竟,饭圈已经形成了“生态圈”,各家都自带生产能力、执行力和宣传力,关键时刻,粉丝的“爆发力”确实很强。所以也不难懂,现在的影视公司都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9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