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都市生活压力较大,使得播客——多媒体时代中沉寂的轻媒介——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制作精良的播客节目,可以解放长期被屏幕霸占的双眼,充实通勤和家务时间,也是极佳的睡眠伴侣。这里分享几个风格各异、内容优质的英文播客,适合对日常之外的世界仍抱有强烈好奇的朋友。
推荐的手机端收听软件有ApplePodcast、Acast、Stitcher和Spotify。
思想辩论类
《智力平方》(IntelligenceSquared)由美国国家公共平台(NPR)打造的牛津式辩论节目,60分钟一期,正反方各两位辩手,辩题从政经、科技、哲学、教育等多个角度切入。相比其他的辩论型节目,《智力平方》的辩手都是世界顶尖学者或业内权威人士,论点背后都有严密的逻辑和详实的数据支撑,完成度很高,交锋的观点不仅仅带来智识上的高度愉悦,也向观众介绍了各行业的前沿进展。
例如第期“父母培育的作用是否被高估”的辩题中,辩手是来自知名高校的遗传学家、心理学家和专攻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正方认为家庭教育的作用被严重高估,基于遗传学上生物监测技术的突破,发现个人的爱好、秉性和能力可以在幼儿时期检测到相应的基因表达,因而是先天注定而非后天培育可改变的。反方则表明,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即使是行为倾向是可被基因预测,其具体表现方式和上限却被成长环境显著影响,尤其是主观感受相关的特性。双方的观点进一步交锋于“根据基因天赋因势利导”究竟是一条人才培养的捷径,还是抹杀个人发展可能性的险途。教育相关的辩题并不陌生,但该节目的亮点在于,辩手都具备长期的专业背景,因此没有陷入过多的概念讨论中去,而是层层深入,将父母培育的目标细化到具体的智商、爱好、情绪等指标,实现了天赋VS.教育对个体不同作用之间的对话。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共讲座与活动》(LSE:PublicLecturesandEvents)伦敦经济学院的客座演讲,聚集欧美顶尖学者和社会实干家,用前沿的概念探讨普世性话题,深入浅出地阐释现行的社会状态和文化根源,无需听众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获得“寻找万事万物之缘由”的思维体验,将个人的生活经验连接到更为广阔和深刻的社会图景。
例如,在英国后脱欧时代和美国特朗普在位时期的大背景下,《民粹主义的起因和回应》(Populism:CausesandResponses)一期对欧美近年民粹主义盛行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而精准的解读。讲者之一的中欧大学校长、加拿大学者米哈伊尔·伊格纳季耶夫(MichaelIgnatieff)提出,民粹主义者的诉求完全是伪需求,与现行的代议制民主在本质上是无法兼容的。他进一步剖析道,代议制民主在根本上就是精英式的,需要经受过完整受训的专业人士进行行政决策,而民粹主义者的诉求则是直接性民主,机械地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将不同群体的诉求按照人数多少简单粗暴地对立起来。同时,他也纵览各个历史事件,总结民粹主义的兴起是代议制民主所面临的周期性危机,是一种自我纠错的过程,不等同于民主制度的彻底崩溃。相对于伊格纳季耶夫的宏观视角,曾任哈佛大学比较政治学教授的皮帕·诺里斯(PippaNorris)则从个体认同的微观角度提出了见解。她认为民粹主义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表达,而不是一种确切的意识形态——它的核心在于反对建制,并以人民的呼声为名合理化自己的一切诉求。因此,民粹主义缺乏行动纲领,却擅长话术,实质上贯彻的是弱肉强食、极权主义的思想。而它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保守的白人群体,他们在人数上占大多数,却在思想文化上成为少数派,自感深受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威胁,尤其在近年政治正确的氛围中被迫沉默,以常规途径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两位教授的梳理与辩驳使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相互补充,捕捉了欧美社会热点议题背后的历史暗流。
文学评论类
《巴黎评论》(TheParisReview)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旗下的播客,每一期都组合了多种音频题材,诵读诗歌、散文、信件、短篇小说,及其最负盛名的特色栏目——当代经典作家的深度访谈。朗读,故事和配乐组合得浑然天成,40分钟一期,适合碎片时间打开,随机沉浸在某段文字流之中。
个人最喜欢小说朗读的部分,常常选取一些充满讽喻意味的小故事,朗读者声线专业而多变,或是嬉笑怒骂,或是喃喃细语,将不同类型的人物和氛围表现得活灵活现。比如,第一季第四期中,《费城的蠕虫》(TheWorminPhilly)描绘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异想天开打算写书卖钱,经朋友牵线出版社后最终以闹剧收场,演员马克·马龙(MarcMaron)用夸张的美国南方腔读出令人捧腹的对白,配上西部牛仔风格的音乐,强化了故事自身荒诞不经的气息。第二季第17期的《犹太人的皈依》(ConversionoftheJews)中,美籍犹太人奥斯卡在遵循基督信仰时与周遭频繁冲突,甚至被逼到狼狈地爬上屋顶意图自杀,当他质疑自己的存在与所为时,朗读人、演员杰森·亚历山大(JasonAlexander)的声音低沉而和缓,零星的单键琴音隐约流泻,让人陷入柔软的迷失之中。
《伦敦书评播客》(TheLRBPodcast)《伦敦书评》杂志旗下的播客,更新频率较快,篇幅长短不一,风格较为自由先锋,适合文学深度爱好者。该播客,每期邀请一位作家或文艺评论家进行访谈,围绕一个主题,讲解批判理论、文学意象、诗歌精读、创作细节、作者轶事等等,偶尔也兼具博物馆的讲座和文化视角的时事杂评。
近来很喜欢的一期诗歌精读是《浅析罗伯特·弗罗斯特》(OnRobertFrost),围绕美国知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展开,主讲人是伦敦大学教授马克·福特(MarkFord),他精确地提炼出弗罗斯特诗中相互冲突的两股张力——对生活的极度不确定感VS.强烈而坚定的自我意识。福特教授从弗罗斯特曲折漂泊的早年经历入手,描述其字里行间的迷惘感和混乱感:诗人幼年丧父,迁居异乡,在两个大学接受短期教育,切换过多个工种以求温饱,奔赴异国谋求发展,这种漂泊的状态在诗歌中反映出来,即是对混乱的恐惧,对边界的寻求,对未知领域的迷恋,和对自我的反复确认。同时,福特教授也分析了诗歌中一股相反的张力,即全然独立且绝对坚定的自我意识,认为未知的探险旅程并不会改变自我,反而强化了已有的自我认知,使自己有机会表现出完整的自我,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潜藏的认知根植于美国19世纪的文学主旨中。福特教授将这些解读巧妙地串联在具体的诗选精读之中,把个人秉性、时代背景对诗歌风格的影响表现得详实而直观。精读栏目常驻主持人西马斯·帕里(SeamusPerry)在牛津大学教授文学,专业底蕴深厚,在访谈中可以真正参与到核心内容中,提出许多独到而深入的见解,相比起一问一答,这种高手之间的过招更加让人酣畅淋漓。
《纽约客:小说》(TheNewYorker:Fiction)知识文艺类杂志《纽约客》旗下的播客,每期约一个小时,邀请一位作家朗读《纽约客》杂志上刊载过的短篇小说,之后和主持人探讨该小说的主题、人物、写作手法等细节或亮点。朗读者和主持人的声音柔和低沉,沉浸感强,类似于大学里的创意写作课,时常激发联想与灵感,也常常动人而治愈。该节目的亮点在于文学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当读者和评论家往往偏好完成度高、信息量大的精巧叙事,创作者则擅长在短小简单的内容中拆解出新颖的元素,捕捉人物间暗流涌动的张力。譬如,小说家斯图尔特·迪贝克(StuartDybek)选择朗读的《魔法抛光剂》(MiraclePolish),人物和情节都很简单,主人公偶然获得一瓶魔法抛光剂,被它擦过的镜子可以呈现事物美化后的理想状态,于是主人公终日沉溺于镜中的自我和妻子的形象,以至于和妻子的感情破裂,使她一怒之下砸烂了家里所有的镜子。主旨是幻想与现实割裂对立的故事并不罕见,但斯图尔特·迪贝克却点出这则小说反传统叙事模式的一面。在一般叙事中,随着情节推进,人物会经历一定转变,但《魔法抛光剂》中的夫妻情感毫无转机,对生活的失望和幻灭贯穿始终,充斥着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他们之中存在一种电影结局式的暴力张力,但集中在姿态而无实质,是从彼此互动中流露出的心理暴力。因此,斯图尔特·迪贝克总结道,该小说的现实和非现实主义融合得极好,虽设定魔幻背景,整个小说却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给人浓厚的生活常态感,但它又通过妻子的视角确认了镜子的魔力,排除了主角全然沉浸于自己幻想的可能性。
学术科普类
《行星收音机》(PlanetaryRadio)该播客隶属于美国非营利组织行星协会(thePlanetarySociety),行星协会致力于开展太空探索和天文学研究,科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推动相关的工程立项和资金筹备。在每周三更新的播客中,一线天文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和宇航员等专业人士受邀解读最新的宇宙探索进展。该节目具备及时性、权威性和国际性等优点,跟进的对象从媒体简报到学术期刊,探讨的主题在欧美之余囊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天文工程。科普内容通俗易懂,夹杂着行业内部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