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三日,在一档全新的聊天节目真人秀上,主持人和嘉宾围着一张木制古朴的小圆桌,全身氤氲在一缕淡淡的熏香里、同时还品味着手中回味无穷的清茶,对死亡问题进行着透彻的探讨。
这档叫做《圆桌派》脱口秀节目,文化名嘴窦文涛担任了主持人,并且在当天邀请了知名艺术家陈丹青作为嘉宾,在聊天当中探讨死亡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问题。
心直口快又毫不避讳的陈丹青,认为死亡并不像古人所描绘的诗句里那样浪漫,富有情感。
他认为死亡是乏味的,死了就是死了,没什么大不了。
对此,陈丹青甚至用了自己恩师和母亲的名讳:
“老木心,我的母亲就像一条狗一样死掉了,就躺在那里动都不动。”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和出生是人生的几件大事之一,俗话还说死者为大。即便是出于对恩师和母亲的尊敬,也不能把他们同狗相提并论。
那为何被誉为“大师”的陈丹青,竟然会说出这样离经叛道的话呢?
此言一出,互联网上瞬间群情激奋,刹那间,铺天盖地的批评涌来,不少人都骂他不孝。
不少人甚至断章取义,直言陈丹青没人性,不懂得尊师重道。
那么,陈丹青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要想理解这一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成长经历,而这他的求学生涯有着莫大的关系。
陈丹青,年出生在上海,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或许是人如其名,陈丹青从小就对绘画很感兴趣,善于抓住事物的细节,精准地描绘。
在色彩运用上很有造诣的他,同龄人聚在一起嬉戏打闹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用着树枝、石头等物件画着自己观察到的一草一木。
陈丹青,刚刚在艺术上展现出自己鹤立鸡群的天分时,却遇到了一些挫折。
在年到年,陈丹青被下放到了赣南、苏北的一些偏远的农村,作为一名知青插队落户。
陈丹青每天在农场中进行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白天顶着烈日,只有晚上在农闲的时候才能拿起手中的画笔,慢慢自学绘画技巧。
但是文化水平并不高的陈丹青,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之中,技艺愈发纯熟。
年,陈丹青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之后,陈丹青对绘画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年,陈丹青的毕业作品《西藏组画》更是把他推向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此时的陈丹青脾气还比较恭顺,无论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也深知自己的成就不值一提。
但随后发生的一些事件,却让陈丹青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了改变。
年,小有名气的陈丹青选择了移居美国,当时他已经留校任教了,但他觉得外面的世界自己还没看够,异国的一些风情必须亲身去体验。
年,归国的陈丹青被聘请为清华大学的教授,这在外人看来,陈丹青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
然而就在任职之后不久,陈丹青就感到无所适从,他认为目前的选拔模式让他很难招到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陈丹青先生甚至还对这样的现状有过这样的言论:
人文艺术学院还要考完艺术再考外语。所以我四年找不到研究生,就是仅仅因为他的英语差一分。就算他画的和梵·高、毕加索一样好也没用。艺术学院应该招一些疯子,而不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好孩子。
陈丹青先生甚至还自嘲,自己的英文水平也不怎样,还不是在国外好好地活了十几年。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美国的教育模式,走然回到中国的陈丹青,即刻就感觉到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死板、不近人情,对自己艺术类的教学产生了阻碍。
这样的言论一经各大媒体的大肆宣扬,陈丹青先生鲜为人知的一面也就慢慢被大众揭开。
有人觉得陈丹青是真正的大师,丝毫不追求功名利禄,是真正的高雅之士。
人生阅历极为丰富,有功成名就的陈丹青,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绝对不会随波逐流。
身为一名艺术大家的陈丹青,在当时算得上曲高和寡,他的思想也带有一点西方的理想主义精神。
的理解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文化底蕴的辅助,与一般农民的生活完全脱节。
陈丹青也不可避免地在艺术的探索中,脱离了生活,变得精英主义。
一位画家解读一幅世界名画,绘画造诣达到陈丹青先生的水平之后,能够准确地解释画中隐含的深意,还能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是,当他在对艺术领域以外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时,进行跨界的观点分析,不免得带有自己所属领域的固有刻板印象。
所以愤世嫉俗的陈丹青,看到了西方文明的优点,却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是否适用。
慢慢从一位绘画大师变成了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陈丹青,对社会上一些问题都进行着带有自己鲜明观点的论述。
对于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陈丹青也有着以下的观点: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梵·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拿个文凭。
他认为,一家用人单位如果看着文凭去录用前来的求职者,那就是让众人都甘于平庸,梵高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是不会选的,因为梵高没有文凭。
而遵守这些社会上不成文的规定,进入到这些用人单位的求职者,也就默认了自己的平庸。
同样在年1月13日上,《圆桌派》主持人在窦文涛询问着来陈丹青先生如何看待死亡。
思考了片刻之后。陈丹青就给了答案,他认为死亡是枯燥的,乏味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每天都有无数的新生命诞生,同样,每天也有数以万计的生命消亡。
新陈代谢本就是不可磨灭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又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生命阶段。
世家万物从出生开始,便一直向死而生,每天多活一天,甚至一分钟,都会向死亡迈进一步。
既然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一自然规律,在没有例外的情况下,生命从一开始便注定了死亡的结局,那么死亡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毫无意义。
即便人在生前,其关系脉络错综复杂,所牵连的人员极其广泛,但在人死之后,所有的关系网络也就烟消云散,所有的复杂关系最终不过就是一抔黄土。
所以在陈丹青看来,死亡就是无聊的,枯燥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这样的言论被媒体传播得越多,公众们就愈发觉得当初的绘画大师,渐渐沦为了一名公知。
”公知“这个词语,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缩写,原以为有着专业素养和受过高等培训的知识分子,参与到了社会的一些公共事务当中。
但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公知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一类人的专属名词,并带着些许的讽刺意味。
部分群众认为,陈丹青就是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并积攒了一些名气。就自认为大家会把他当成权威。
但是,陈丹青却对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指指点点,这样的行为是否恰当还有待商榷。
对一些中国现阶段问题讲得头头是道的陈丹青,自然也就成了网友们口中带有讽刺意味的公知。
年5月,消失在公众视线一段时间过后的陈丹青,在继自己创造辉煌的《西藏组画》画展之后,又在香江举办个人专题展”创造与写生“。
无数人对陈丹青先生寄予厚望,想见识见识这位艺术大家这些年韬光养晦下来的文化积淀。
但一位陈丹青先生会再创辉煌的仰慕者,却乘兴而来,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虽然在绘画技巧上,陈丹青挑不出一丝错处,但是笔法娴熟的画作,却缺少了一份当初在《西藏组画》中出现的精气神。
之前充满灵气与神韵的画作,在此次画展之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幅可以媲美当初《西藏组画》的了。
或许在陈丹青先生的心中,他就把自己比做成了革命年代的鲁迅,认为中国人已经变得麻木不仁,自己呐喊于荒原,却得不到任何一个人的回应。
部分支持陈丹青先生的网友,对于这些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也只是几个字就简单盖过。
他们觉得陈丹青不过就是心直口快而已,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像其他大师一样,心里有什么想法都藏着掖着。
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振聋发聩,让人们短暂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再简单不过的人生哲学。
陈丹青面对问题,不像其他大师一样娓娓道来,而是更加直接、更加暴力地阐释清楚事件后隐藏的道理。
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上都是一个声音,丝毫没有一点波澜,那这个国家才会没有前途,要么是国家进行思想上的高压,要么是统治者把愚民政策进行到底。
对于陈丹青先生的观点,我们也应该怀揣着正确的态度,泰然处之。
如何直面死亡,克服死亡的恐惧本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同样,类似于死亡问题,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往往都没有标准答案。
产生争论才是正常现象,陈丹青先生的观点也绝非是惊世骇俗,不尊师重道。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死亡不能被用来开玩笑,绝对不会是乏味且毫无意义的,但我们还是要从其中思考出一些具有正向价值的东西。
就拿陈丹青对现阶段用人单位凭借文凭录用人才的看法举例。
陈丹青先生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学历并不能决定一切。
或许有的人很有能力,很有天分,但是他偏偏拿不出一纸学历,难道我们就要否认那个人的能力吗?
同样对于死亡的问题,虽然陈丹青先生的说法有一点偏激,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正确的启示。
死亡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即便是陈丹青先生的母亲还有恩师,到头来终将是骨枯黄土而已。
所以我们就要做到向死而生,认真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不断延长自己的人生半径,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相比于生前我们所做的许许多多的有意思的事情相比,死亡当然就显得有着一丝乏味。
但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正视死亡,乐观地过好每一天。
作为一名艺术家兼评论家的陈丹青,其表达的观点仅仅是他一家之言。
并非所有的文人墨客都像陈丹青一样心直口快,也有不少艺术家温婉含蓄。
当今社会,意见领袖层出不穷,在面对多如牛毛的百家之言面前,我们一定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面前不至于失去分辨能力,听风就是雨。
在知识过剩的时代,没有方向和目标,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那么你所学到的东西只是这个领域的常识,常识无法成为优势。
信息时代人类对于知识要做的是搜索、整合、思考、应用,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中国社会同时也需要不一样的声音,但这种声音绝对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发出声音的人应该具有专业的素养,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完-
参考资料
腾讯文化:《不急—独家访谈陈丹青传承学术文化任重道远》
南方网:《南方阅读盛典颁奖典礼陈丹青获最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