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奶奶教唱过自己很多家乡的民歌,比如《汾河流水哗啦啦》、《桃花红杏花白》、《樱桃好吃树难栽》,这些脍炙人口的旋律陪伴着自己长大,并引领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
然而这条路也正如歌词中所唱到的那样:“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很多人误以为一首音乐作品只要写出来就能听了。但事实上,一首作品从“能看”的谱子,到“能听”的曲子,其实是需要经过四道程序的,而且每道程序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因果关联,可谓是一环扣一环。笔者想结合自身十六年来的音乐创作经验,在此向大众简单阐述一下一首音乐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就算是不懂音乐的人,很多也都知道,音乐创作需要有天赋和灵感,关于天赋这个概念,笔者比较认同社会学家李银河老师的说法:“人能做成什么事,多半凭天赋,很少凭努力。努力的结果不但一事无成,而且搞坏了自己的心情。原因很简单:没有内心冲动做出来的东西,连你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更没有喜欢它的道理。”
关于灵感这个东西,笔者也曾思考过,它其实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心中灵光乍现出来的那么一段创作动机,在这里可以把它理解为所谓的主题乐句。一首作品的特点和魅力,往往就是通过主题乐句来体现的,可以说它对整首乐曲的创作发展起到种子般的作用。因此,与其说主题乐句是创作出来的,不如说是曲作者自己“顿悟”出来的,就好比不同的水果会结出不同的种子一样。这种“顿悟”既有机缘巧合的因素,还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与人和。
当然,光是内心有一颗冲动的种子还不够,还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把内心的冲动视为创作的本能,那么能把这种冲动用作品呈现出来就是创作的本事,这个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
一首音乐从整体构思开始,先要确定作品的情绪、风格、体裁、适用对象和表演形式,然后就是确定作品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还是各种多段体。接下来就要从节奏律动、调性色彩、还有旋律的发展手法等专业技术上去做详细的安排了。如果说一个人的认知和能力决定着他的世界有多大,那么在音乐创作上,一个人在创作技术上的认知和能力,同样决定着他所能够呈现出的音乐世界——这就是在创作阶段需要确立的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创作出来以后,就进入了配器环节,配器法通常被誉为“作曲四大件”之一,字面含义是指给声部分配乐器,这就说明,在分配乐器之前,主题旋律、主要声部以及乐曲的结构因素已基本确立。有的音乐尽管主题旋律很美,但就像一朵没有绿叶陪衬的花。通过乐队伴奏之后,主题旋律的表现力在和声、节奏、副旋律、声音色彩、背景气氛等方面的衬托下得以加强,从单一的旋律线条拓展到更加广阔的听觉维度空间,使作品听起来更加有声有色。
因为研究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是配器法的主要课题,所以修改和调整一首作品的配器法,自然也就成了音乐作品制作环节当中最为繁琐的一道程序。相比舞台剧本、晚会串词和舞蹈节目的修改而言,音乐作品的修改要复杂得多,因为前者只需修改一段文字,或者修改几个动作和队形,而后者每修改一处接口,可能几十轨乐器都得同时修改。也许这就是抽象的观点意见,和具象的事实呈现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吧。这种差异就好比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一样,是永远存在的,只能尽量去缩小,去求同存异,而不可能完全融合。
作品的编配完成以后,就开始进入录音环节。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现在的音乐制作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只知道现在的音乐制作技术很发达,很多乐器都可以通过安装音色资源库,来选择所需要的乐器音色进行编配,虽说现在的音源从音色效果上来说,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乐器音色都能做到以假乱真,但是有三点可能永远都无法比拟真实的器乐演奏,那就是人的思想、情感、还有每样乐器固有的一些独特的演奏技术。无论是一首器乐作品,还是一首声乐作品也好,没有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情感是干瘪的,而没有技术则不成方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然而介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等价原则,一些作品在制作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聘请乐团或乐队来为作品进行实际的演奏录制,充其量只能录制整首乐曲当中的主角乐器部分,甚至全曲连一件真乐器都无法实录,倘若在后期制作上没有那么精良的话,乐曲呈现出来的感觉就会愈发显得有形无神、有气无力。
如果把录音和后期制作比喻成是一道凉拌菜,那么在录制环节,录音师的任务就是负责配菜,把主料和辅料都准备好。在后期制作环节,混音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他对于作品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业务能力和审美风格来进行最后的加工和调味。当然这只是一个观点上的比喻,事实上,混音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例如物理学、声学、材料学等等,跟配器法一样,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一首音乐作品从创作、配器、录音、后期制作直至最终呈现所经历的四道程序的一个简单阐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配器是建立在创作的基础上的,录音是建立在配器的基础上的,后期制作是建立在前面三道程序的基础上的。因此,曲作者、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之间首先需要达成某种共识与默契,才能不用说不用问,就明白就了解。如果创作与制作团队本身都无法达成共识与默契,那就更别提给作品的合作对象(如歌手、编导、导演等等)交差了。
猫喜欢吃鱼,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却不能上岸。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之道亦是如此,正如笔者的一位良师益友所说的那样:有分歧是常态,形成共识则是成事之道!因此,最好的结果莫过于能够在有分歧的细节中沟通协调,在互认同的原则中通力合作。除了沟通协调和讨论以外,更多的时间还是要交给创作者与制作者,让他们去慢慢打磨,慢工才能出细活。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一个观点和假设的提出,都需要付诸相应的行动和时间去实现。如果花在沟通协调和讨论上的时间过多,而花在创作与制作上的时间过少,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效果恐怕难免会不尽人意。因为“想”就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文/赵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