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睡在门洞里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在河北辛集市的一户人家中,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事情:
亲子却拒养。
92岁的老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七个子女长大,耄耋之年渴望子女的赡养,得来的却只有推脱,最后竟然沦落到门洞。
这样的事情,当真的担得起《今日说法》中的一句名言,“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事实上,近年来,这样子女拒绝赡养父母的案例并不在少数。相反,在任意一个搜索引擎中检索“拒绝赡养”这样的关键词,都能出现成千上万件相似的案例。
不过,如果有人愿意细心地观察一下这些新闻,便能发现,大部分的案例大都发生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农村中的多子女家庭。
老太太的几个子女
当然,这个观点绝不是对农村有所歧视,之所以子女拒养父母的新闻大都集中于农村中的多子女家庭,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于农村中长久以来的观念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重男轻女这个问题。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近乎称得上是家喻户晓。
而大部分恪守传统观念的农村家庭,可以说是将这句话践行了个彻底,这场闹剧中的家庭也同样如此。
生于艰苦卓绝的年代的人似乎身上都有着一股令人难以理解的坚韧,而这位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太太也同样如此,她的前半生用“含辛茹苦”四个字来形容绝不为过。
受旧社会早婚早育的观念影响,她早早结了婚,一连生了7个孩子。毫无疑问,在那样的年代,生养7个小孩绝不是易事。
老太太的大儿子
年轻的老太太一直坚定着养大7个孩子的信念,坚持外出打工养家,只为了让孩子吃上一口饱饭。
这样的事情放到今天来看,大约不过是一个平常的事情,谁家的父母不都是在为子女挣钱养家呢。
可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大部分人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食不果腹更是常见的事情,寻常家庭不到逢年过节家中更是不见半点肉渣子,当时的贫苦环境可想而知。
可即便这样,老太太与丈夫却能扛起一个九口之家的重担,并且抚养这七个子女顺利长大直至他们成家立业,这背后的辛酸绝对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老太太的二儿子
毫无疑问,能够支撑老太太抚养孩子成人的,除了坚韧的信念,也离不开伟大的母爱。
可再伟大的母爱也抵不过夜以继日的重男轻女思想的熏陶,母爱的天平也就此渐渐倾斜。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大儿子与二儿子的偏爱,丈夫一去世,她便理所当然地将家中现有的财产平均地分给了两个儿子。
这样的举措她觉得合理,家中的两个儿子赞成,而她所生的5个女儿也同样没有感到违和。
正如五女儿在镜头前所说的一样,“家里的房子和地都给两个男丁分了,老人同样也只归他们两个管,村里面都是这样的。”
老太太的女儿们
想来,没有发声的其他4个女儿心中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她们接受了父母不平等的对待,自然在对待父母这件事情上也不用保持平等。
对于他们而言,女儿早晚都要嫁人,只有儿子能为家里传宗接代,自然也只有儿子能够分享家中的财产,也只有儿子需要承担养老的责任,这样约定俗成的观点近乎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可在这样的观念下,老太太与自己的5个女儿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她们失去的不单单只有母家的财产分割权,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拥有的人格被剥夺,而她们原本能作为女性绽放的人格魅力同样也会备受打压。
老太太的五女儿
而这样相似的悲剧,却发生在无数个家庭与无数位女性当中。
她们或许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却被家里人一句“女孩子读再多书有什么用”剥夺了读书的权力,就此外出打工,开始了工作、结婚、生子这样的流水线人生。
她们或许在童年时,想同哥哥弟弟一样,想尝尝桌上刚烧的肉,想试试热气腾腾的鸡蛋羹,却被大人严厉地打断并警告,就此童年未能满足的物质欲望成为了困住她们此生的枷锁。
她们或许才刚刚成年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就被父母“嫁”到了别人家,只为了那笔彩礼钱能让家里的兄弟娶上媳妇,就此连自己连同此后的一生都被扔出了家门。
这些是旧时代重男轻女最直观的写照,可时至今日,尽管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淡化,它却依旧存在,甚至更加隐晦。
老太太的大儿子
大人们会开玩笑似地询问家中的姐姐,“你爸爸妈妈是不是更喜欢你弟弟?”
老师们会看着中学时成绩下降的女生与理科取得高分的男生叹气,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网上的人会看到女性遇害的新闻而愤愤指责女性,将她们遇害的原因归结于穿得太少、妆容太浓、外出时间太晚。
最令人发指的是,这样盖了张遮羞布的思想反而让更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感。
你看,爸爸妈妈就是更想要一个儿子,女生学理科就是不如男生,穿短裙就是在故意勾引罪犯。
可事实真就如此吗?她们原本可以靠学习走出大山,可以学得好理科,也可以穿得漂漂亮亮出门,同自己爱的人度过一生。她们原本可以拥有这些的,可重男轻女的人却无形中剥夺了她们原本该有的灿烂人生。
这是旧时代给我们的悲剧,也是给老太太一家的悲剧。
调解现场
倘若她与丈夫一开始便对儿女保持同样的态度,大事小事、家产家财都一视同仁,女儿又怎么会在照顾她时内心不满、多加推脱,儿子又怎么因为姊妹可以少管、甚至不管母亲的行为而感到不平,也对赡养老太太的义务反复推脱。
说到底,也不过一句话而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太太晚年的惨状与她曾经在对待儿女上的不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过,这也并非是子女便可以拒绝赡养老人的理由,乌鸦尚能反哺,更何况是人。在记者的采访下,老太太的大儿子与二儿子给出了自己拒绝赡养老人的理由。
大儿子称自己的小孙子今年刚刚结婚生子,他需要照顾小曾孙,自然没有充足的时间照顾母亲。二儿子也理由充分,他的工作需要经常外出,母亲一个人在家也得不到良好的照顾,他自然也不能赡养母亲,剩下的5个女儿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节目现场
老太太身体不好,却眼不盲,心不瞎,她再清楚不过,像她这样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于儿女而言,不过是一个上年纪的拖油瓶,一旦沾上,甚至都无法甩脱,自然没有人愿意承担赡养她的义务。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大抵就是她此时最深刻的注解。可她儿子家的邻居却看不下去了,一气之下,向《非常帮助》节目组求助,想要这家没有良心的儿女能得到社会的谴责,能够好好善待老母。
邻居求助节目组
可来到了老太太二儿子的家中,调解员吓了一跳,92岁的老太太就那样蜷缩在家中的门洞里,地上草草铺了一床旧得发灰的被子,地上随便放了些吃食,这便是全部的家当了。
门洞不过就是家门后的一小段过道,勉强有个遮风挡雨的功能。老人家身子骨本来就弱,地上不仅寒气重,还有着被蚊蚁蛇虫攀爬、叮咬的风险,可他却毫无顾忌。
这样狼心狗肺的行为,正义的邻居梁大哥对此愤愤不平,甚至与老太太的二儿子争执起来,险些动手。
好在调解员阻拦了他冲动的行为,将老太太子女们都拉到一个房间内,开始询问他们愿意如何处理老太太的赡养责任。
邻居与老太太儿子争执
原来,一开始老太太也并非没有人照顾,7个子女原先商量的结果是,每个人轮流照顾母亲。可五女儿却违反了这个规定,突然拒绝继续照顾母亲,母亲一直留在二儿子家中。
关于母亲为什么会睡在门洞内,两个儿子也做出了解释。老太太原先被安置在东屋,但东屋破旧,没有空调电扇,炎炎夏日,东屋自然没办法待下去。老太太没有办法,便搬了床被子,就这样睡到了门洞里。
老太太原先居住的东屋
面对二儿子这样苍白的辩解还有心虚的脸色,五女儿就显得格外有理。她告诉调解员,是因为在她照顾母亲期间,母亲突然病重,可她两个儿子没一个愿意来探望她。
而在五女儿心中,照顾母亲这原本就是他们二人的义务,他们却总是推脱,她自然也不想接手母亲这个烫手山芋,便一直没有前来接母亲。
在指责完两个兄弟后,五女儿还格外理直气壮,“我们照顾母亲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调解现场
这样的话,就连好脾气的调解员都忍不住发了火,“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是相同的。”
事实上,在《婚姻法》第21条中也明确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并且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赡养人不得已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义务。并且负有赡养义务却拒绝抚养的,如果情形恶劣,将处于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可以说,法律为与老太太相似的、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也对每一个子女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但对于这一大家子来说,他们可不懂什么法律,他们愿意遵守的恐怕也只有他们口中所谓的风俗习惯。
当然,这个所谓的“风俗”也只有对他们有利时,他们才乐意遵守,精明又利己,形容他们倒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老太太的大儿子这时却来了精神,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那我们两个儿子照顾了母亲这么多年,也该她们这些女儿管了。”
老太太的几个女儿一听这话,自然气不打一处来。凭什么分财产的时候只有儿子能分,养老母亲的时候却需要所有人一起承担?一家子人又吵得不可开交。
见此,老太太的四女婿便借机提议,将老太太与丈夫留下的财产重新平均分割,7个子女一人一份,赡养义务也有7个人平均分担。
结果也不出所料,老太太的两个儿子当即便拒绝了这个提议。
显然,不论是老太太的儿子还是女儿与女婿们,两方人嘴上的争吵不停,心里打的算盘倒是出奇的统一,他们都想从老太太的家产中分一杯羹,却又不愿意照顾这个风烛晚年的老人。
站在一旁的老太太亲侄子却忍不住了,他哪里想不明白这群人心中究竟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他的亲姑姑整日整夜睡在门洞里,亲儿子不管不问,女儿们住得又不远,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些事情?不过是都害怕将老太太领回家后,从此其他几个子女再不过问,单单自己沾惹了麻烦。
老太太侄子冲进现场
他气极,一把抓住了大儿子与二儿子的衣领,颇有一副要大打一架的架势,好在周围的人及时拦下。
调解员自然也看穿了他们心中的小算盘,却也无可奈何,缓和了一下沉闷的气氛,便再次询问,他们7个子女准备如何处理老太太的赡养的问题。
果不其然,老太太的闺女们支吾了半天,表示到,她们希望自己在赡养老母亲这件事情上,可以只出力不出钱。
眼见着这事好不容易有了个突破口,调解员也急忙乘胜追击,问到,“那老太太以后生病住院这些事情上的开销,又要如何分担呢?”
大约是真的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又或许是畏惧村民之间的流言蜚语,一阵沉默后,二儿子率先开了口,“母亲生病之类的费用由他和老大两个人平分,几个姊妹只需要出力照顾母亲。”
众人协力搬老太太
调解员又看向大儿子,老大犹豫片刻,也缓缓点了点头、老太太的赡养问题算是有了着落,调解员松了口气,又开始关心老太太目前的居住问题。
一个九旬老太太,整天睡在门洞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在几位子女的合作下,老太太被搬进了有风扇的北屋,明亮宽敞,也更加凉爽。
可重新躺在干净明亮屋子里的老太太却从未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她亲眼见证了几个子女之间的推搡,他们的态度足以让她寒心,就连如今崭新的住所也不过是节目组调解来的结果,儿孙不孝她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细心地调解员注意到了老人的情绪,俯下身子,轻声询问老太太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重复了几遍才听到老太太细若蚊吟地回答,“腿疼。”
节目现场
调解员目光下移,老太太的小腿细得可怜,近乎看不到一点肉,脚上、裤腿上大约是因为睡门洞的原因,脏兮兮的,一眼便叫她红了眼,哽咽着声音嘱咐老太太两个儿医院做检查。
就,这场风波也算就此停歇。
可惜的是,节目没有回访,老太太日后的境遇也无从得知。
只愿法律的威慑有用,调解员的调解有效,子女的良心猛然苏醒,老太太的晚年能能够就如结尾一般,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安详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