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红牡丹》,来感受一下“花中之王”的美艳动人。《红牡丹》是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约写于公元年到年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末年。当时王维已经步入晚年,又恰逢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动荡时期,故借牡丹盛开,写下这首诗吐露心中愁绪。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维的这首《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首句“绿艳闲且静”,王维便以美人喻花,说拥有碧绿鲜艳叶子的牡丹,就像是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美人一样。虽然说这句诗纯粹是描写牡丹的娇艳,但从这个“静”字中,我们却是可以体会到王维的一种渊泊的境界。事实上,王维非常善于从各种颜色中提取出静。如“色静深松里”,“青草肃澄陂”,以及这句“绿艳闲且静”。
次句“红衣浅复深”,同样是以美人喻花,说牡丹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花片,就像是美人的衣裙。结合首句来看,王维以“绿艳”衬托“红衣”,可以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由此可见,王维在开篇的寥寥10字中,主要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着重刻画了牡丹的外在美。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牡丹无疑是美到令人心醉。
最后两句“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也是紧承前两句以美人喻花的手法,来写牡丹美人的内心世界。它的意思是说,花儿在它面临凋零的时候,也会感到愁肠欲断,于是不禁想问春天,你是否知道我的内心所想?其实,何尝只是牡丹,百花在春天,用尽工夫,只为增添春色,但春天一去,百花随即凋零。这种无可奈何之感,就是牡丹的愁心所在。
而对于王维来说,他不说自己有感于春光的易逝,愁年华的易衰,而是以牡丹自愁、自哀、自伤、自叹。可见王维在用字造句上的煞费苦心。很明显,这样写可以把牡丹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咏物诗中传神写意的高超境界。除此之外,王维这里也有为牡丹抱不平之意,即观赏牡丹的人从来只知道欣赏她的美艳,不知道她内心的所想。
其实,人不也是这样吗?我们都渴望着别人懂自己的内心,却往往又没有去考虑别人的内心。综观王维的这首诗,虽然是以美人喻花,塑造出了美到令人心醉的牡丹形象,但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咏物佳作。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鉴赏》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入手:
XL35中国诗词鉴赏书籍8册中国古代文化国学经典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