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在9月22日迎来了收官。本期节目中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看点,那就是徐峥黄渤沈腾三人一起吃火锅时发生的囧事。大家对这三位演员想必都非常熟悉了!他们在喜剧界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光是想想三人聚一起的画面就已经足够让人发笑了。怪不得火锅店的服务员看到他们之后都笑得合不拢嘴,到买单的时候更是勾着手指对着沈腾大喊:你过来呀!由此可见他们塑造的喜剧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很多人觉得喜剧演员不需要演技,只要有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说话方式就够了。其实不然,喜剧演员一样需要纯熟的演技。而沈腾正是演技派喜剧演员的代表,他在进入影视圈之前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多年的话剧演员生涯,令他的演技得到了打磨,也为他进军影视圈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正是这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让他一进入影视圈后,就成功塑造了非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比如:《羞羞的铁拳》中无厘头的副掌门张茱萸、《夏洛特烦恼》中贱贱的夏洛、《西红柿首富》中一夜暴富的王多鱼。
然而在他这些大火的作品背后,却有着一部鲜为人知的电影作品那便是年拍摄的电影《一念天堂》。虽然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只有5.6分,但是就单从演员演技来说,这绝对是沈腾演艺生涯中一部被严重低估的作品,就连豆瓣的网友们都为他鸣不平。他饰演的男主角沈默从小就酷爱表演,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不幸地被确诊身患癌症,在余下不多的时间里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演技为社会做点贡献。
随后他便通过高超的演技,打入犯罪团伙内部,揭穿他们的骗局并将其绳之于法,还把获得的赃款全数捐给了慈善事业,俨然成为了穿梭在犯罪分子之间的“游侠”。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因病重,迎来了自己“人生舞台”的谢幕。他选择通过从天台纵身跃下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演出”。在身体下落的过程中,他猛然想起他这辈子演了所有的角色,却好像忘了演自己,这也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这部剧评分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剧情太过于琐碎,让人很难联系到一起。多角度叙事的方式令影片整体过于紧凑,却缺少了剧情主题。沈腾出演的角色虽然作为主角贯穿全剧,但是因为剧情节奏过快,导致主角的发挥空间受到了限制,最终没有像他塑造的其他的角色那样性格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沈腾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在有限的发挥空间中,还是完美地塑造了这个角色形象。每当他在影片中进入表演状态时,观众们都会为他的高超演技所折服。影片中有一段剧情是沈腾在三伙骗子中周旋,他需要反复在毒饭馆服务员,电话诈骗团伙小弟以及假药集团高管三个角色中进行切换。
沈腾通过了表情管理和情绪管理两个方面将这些角色的切换真正做到了无缝连接,将各个角色的神态和气质都刻画得十分到位。
表情管理
沈腾通过良好的表情管理,让饰演的人物更加真实。比如在饰演毒饭馆服务员前往电话诈骗团伙送外卖的剧情处。他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把外卖服务员打翻外卖的惊慌失措表现得淋漓尽致,让精通欺骗的诈骗团伙都信以为真,答应他留下来以工抵债顺利打入了诈骗团伙内部。
情绪管理
良好的情绪管理,可以让演员在角色表演拥有更好的控制力。沈腾在影片中从诈骗团伙小弟到假药老板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情绪掌控得十分到位。前一秒还在对诈骗团伙的首脑唯唯诺诺,下一秒立马变为霸道总裁对下属发火。角色转变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但是沈腾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让这一切的过度都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维和。通过这两方面,他真正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一切换角色就立马进入状态,完美地向观众们诠释了什么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沈腾对于表演的细节把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之所以在喜剧界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也正是归功于他这纯熟的演技。而观众的笑正是对这样一个演技派的“喜剧人”最高的认可。这里指的并不是依靠笑话段子和夸大肢体语言来令观众们笑,而是将不同角色的状态,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之中。自己不动声色,但观众却笑得前仰后合,这就是一个喜剧人的最高境界。
沈腾无疑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凭借他多年的剧场喜剧功底,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剧角色。俨然成为了当今中国喜剧界的“门面担当”,做一个喜剧演员容易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喜剧演员很难。沈腾曾在访谈节目中谦虚地说过,他其实一路走来没有吃过什么苦,但是正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他把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给演活了。
沈腾的成功本身就是一次小人物的逆袭,他属于慢热型的演员。这类演员需要一定的发挥空间和积累才能完美地塑造角色。在沈腾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努力和“匠人”精神,他天赋并不高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用心刻画角色心理和打磨台词与肢体动作,为的只是看到观众的“笑”。因为观众的笑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这就是沈腾一个热爱表演,演技炸裂的喜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