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流淌的歌声第二季》为例,详细阐述“经典、怀旧”类型音乐综艺节目的舞美设计的整体创作意念、舞美空间构建、特定情境营造、制作工艺效果实现以及基于现代拍摄手段最终效果呈现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经典好歌时代故事致敬圆空间
舞台美术设计,是实现舞台演出的重要部分,在舞台演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了空间布局、布景、灯光设计、服装、化妆、道具、效果等的综合设计。其中空间布局遵从节目的功能需求,遵从人的流动调度,使得节目在电视效果中让观众身临其境。布景造型上要符合节目意境的表达,喜怒哀乐,型从于心,眼睛看到的和听到的要在同一种审美情意之中。
灯光、服装道具、化妆等功能服务于剧本内容和节目演出的要求,力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将多种造型艺术手段综合运用,达到对节目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的完美创造,渲染舞台气氛的效果。
节目的文化背景、内容模式
及其与舞美设计、创作意念的结合
(1)节目文化背景和内容模式的创新
《流淌的歌声第二季》是广东卫视的一档原创大型时代记忆音乐文化节目。以90年代经典华语流行音乐为创作主题,以演唱、互动交流、叙事等环节,以歌、史、人、时、地等要素唤起观众对经典歌曲以及流金岁月的回忆和共赏。
节目在模式、格局、主题以及嘉宾阵容、舞美设计等方面全面升级。节目内容以“经典好歌+时代故事”为线索,精选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经典歌曲,邀请金曲原唱、实力唱将、新生代歌手登台演唱,同时邀请文化学者、音乐制作人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时代亲历者,分享金曲背后的时代故事和文化烙印。
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激荡岁月,饱含情绪的经典音乐是最能引发大众共鸣的记忆载体。而当往昔经典旋律响起,情感的闸门打开,时代人与创作人、演唱者的“故事讲述”则会让熟悉的旋律更动人,歌词更富深意,也激起无数人的回忆。“在歌声中讲述心声”,正是广东卫视《流淌的歌声第二季》奉献给广大观众的一档别样的原创时代记忆音乐节目。
(2)舞美设计的创作意念与节目的结合
舞美整体设计的创作初衷在于通过抽象的造型语言,形成强烈的形式感,以视觉上的形式感来提升节目的仪式感,通过视觉感受唤起文化记忆,达到情感共鸣,让音乐与情感的共振,把节目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
“经典好歌+时代记忆”的模式是整体节目的贯穿思想。舞美形象的设计意向要柔美律动,以优美的圆形概念配合优雅的线条形成空间。整体要符合节目的经典、记忆、情景再现、致敬、仪式感等功能需求。整体色彩要强调情感变化,利用灯光的渲染以及led大屏幕的素材变化与音乐、怀旧、经典等元素结合,加以现代的视觉科技为主要思路。整体在视觉上做到与节目的主题互相辉映和视觉升华。
整体舞美的空间塑造、功能划分、
情境营造、制作工艺
(1)整体舞美的空间意念
整体舞美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圆”,圆表达着幸福、团圆、美好等暖意情景。在设计中表达歌声、记忆、情感如涟漪一般连绵扩散的,飘荡在时空。通过一系列富有变化的同心圆和圆弧的造型编排,形成总体空间结构,在视觉上既趋于对称但又各有变化,表达一种从舞台中心散发出去的音乐律动和时光的流彩。
整体舞美方案选择采用了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务求让观众体验一种身临其境,回忆经典的感动之旅。主舞台以整体圆弧线景片造型为视觉中心向外扩展。以圆弧,椭圆等的形式环绕至观众席位置。与流光溢彩变幻的五线谱弧线以及在观众席前面的嘉宾区域,打造出一个度环绕式的舞台,让观众与主演区更亲密地融为一体,让节目的氛围更独具韵味。
(2)整体舞美功能划分
舞台以中心大圆台为主演区,向外扩延,采用地屏的科技形式与歌者产生视觉效果,与左中右大屏幕的相互辉映。中间大屏幕应每首歌的不同,有时开合有时关闭,与左右两侧的屏幕互相结合,呈现每一首歌不同的色调、情景以及不同的质感,呈现整体舞美的场景变化多样性。圆台中心提供升降台功能让歌手在表演时更富多样化。两侧分别是乐队区域和致敬台区域。乐队区域采用下沉式乐池结构,保持一种和演区的主次关系。突出歌手的画面感,让歌手与屏幕效果的结合更干净。让全景画面更干净。
致敬台区域提供呈现节目中最富有情感交融的重要环节。每当歌手唱完当年的成名曲后,整体灯光效果会转为殿堂般的深红色,配以金黄的光束,整体色调庄重尊贵。歌手随着充满时代记忆的配乐走到致敬台按下录音机刻录键向当年的自己致敬。
现场舞台中心上方会有一组冰屏缓缓降下,冰屏画面素材会出现歌手当年成名之作的特效歌词,歌词画面充满怀旧感。冰屏之外的一组螺旋形升降的数码发光管,整体在色调、造型、功能上配合冰屏的下降形式,让形式感更强。配合歌手在致敬台的功能操作,呈现一个节目最具情怀的一幕,让歌者与观众心相辉映,让经典永远流传。
此时在观众席区域前设置的“时代传唱团”嘉宾区域的鉴赏嘉宾会全体起立,向这位时代歌者致敬。达到节目的情感高潮,对过去的致敬,对未来的祝福,对音乐的尊重和对歌者的祝福。
(3)整体舞美制作工艺
主景片弧线造型在形态上注重舒展优雅,线条注重空间的透视关系,内窄外宽,随着视觉空间的变化而在节奏上有所变化。直至延申全场,主次关系互相搭配。每一组圆弧的线条都安装led变色柔光灯带跟随弧线走势,颜色可变可控,光随律动,节奏的变化而不同的形式呈现。弧线景片采用暗金色怀旧纹理材质,在突出弧形发光线条的前提下又不失色彩。做到多条弧线的搭配和视觉化的丰富,像曲谱线条的流淌,也像音符的缓缓流动。
同时四周的波浪线自由、舒展、悠扬,让视觉优雅而又有造型力度的张弛,以及贯穿全场的小椭圆景片,与主弧线景片材质做法一致,让整体效果统一大气。呈现出一个既有张力又有柔情怀旧的视觉造型。
中心圆台采用黑色反光玻璃材质,更体现舞台的空灵性以及突出多层弧线在画面里的优美。舞台圆弧造型后方设置led大屏幕,左右两组弧线景片后方同样设置led屏幕功能。中间led屏幕提供开合功能,提供出场的形式感与神秘感。屏幕素材在制作上相比第一季更丰富。在每一首歌与灯光,音乐的特性,以及整体舞美方面有了更高的艺术效果。色调上呈现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节奏变化。
舞台上方圆形的灯架和螺旋升降数码控制发光管,整体在色调,造型,功能上配合冰屏的下降形式。让画面和形式感更强。配合歌手在致敬台的功能操作,呈现一个节目最具情怀的一幕,让歌者与观众心相辉映,让经典永远流传。
最终效果的呈现
本季《流淌的歌声》的舞台理念以及造型空间体现了“经典好歌+时代记忆”的节目精髓,在舞美及视觉方面与节目配合得到提炼和升华,相比第一季,基于电视画面--高清与4K,拍摄手段,机位设置,运动、特殊镜头的运用等在舞台视觉上的变化。
(1)材料方面的质感提升
在整体制作材料中注重质感与灯光的互相关系。大量的采用暗调子的质感材料,例如圆弧的暗金色亚光布,在灯光染色的作用下显得高雅大方,与钩边轮廓发光灯带形成明暗对比,虚实交替,不同需求达到不同的呈现效果,并且避开了4k拍摄把所有东西暴露无遗的特点。在整体地面采用暗黑光面地屏材质,在平摄机位显得地面干净大方,与墙体产生倒影效果,增添空间的层次感,让视觉画面更具美感和幻想。
(2)拍摄手段,机位设置,运动、特殊镜头的运用
根据以往经验,歌唱类节目的主要镜头集中在歌手演唱的特写方面,为了加强这一类的画面效果,在歌手背景的灯光效果上加强了特效处理,灯光的不同变化加强了每一首歌和歌手的整体融合,更具特点和情感。
在空间调度上整体度沉浸式布局,让机位调度更显丰富,为满足舞台的多功能区域理念,加入了更多的机位设置,例如乐池区域对乐手的弹奏特写的拍摄、出场口面对观众的反打镜头,体现歌手的出场形式感、吊顶圆架上的垂直俯拍镜头、以及在观众席布置的飞猫镜头等等,让表演的过程在电视上呈现出更多值得回味的画面。屏幕素材的运用更巧妙多变,与节目更融为一体。
整体效果通过与灯光、音响、编导等专业工种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机位设置和镜头语言的反复打磨,让电视画面更加精致并且富有形式美感。
回顾方案设计过程中的
体会与感悟
(1)好的设计是充分沟通的结果
面对不同的节目特性,首先要从内心认识这个节目。每一个节目创意的背后都充满了导演团队的艰辛策划。作为设计者要准备充分的时间去和导演组沟通整体节目背景、节目精神、应该先从内在层面的认知,再转为外在表现美学。在本节目“经典好歌+时代记忆”这个主题模式下,方案视觉定调与节目基本保持一致,营造出整体经典,悠扬,辉煌的节目效果。
(2)好的设计能够巧妙解决面临的问题、化解矛盾
本节目中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如何面对经典,如何怀念过去和寄望未来。在综艺火爆的年代,节目无疑要面对市场上潮流的竞争,这样一个充满复古味道的节目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设计师,必须要对节目的气质把握得当,要表现经典的辉煌形象。
本次设计方案与市场上其他大型综艺的简约,硬线条,炫目的大开合节奏不同,更多的用柔情一面,来与节目共同表现内容的经典气质,而在屏幕的表现和灯光科技的配合中,来表现节目现代科技的氛围。与导演组磨合的设计过程中和录制效果来看,准确的传达了美学气质,让内容通过美学与歌者的表演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设计本来没有潮流,引领潮流的是表现出来的美学思维。在方案设计中如何分析定位节目的形象和让节目有一个崭新的美学形象呈现在潮流当中,是作为舞美设计师的一个主要责任和担当。
文章来源/制域系
作者/邹继明林杰
现场图片来源/广东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