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日报社、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办,和光传媒、电影频道《今日影评》承办的“世界电影人文对话: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年会高峰对话活动在京圆满举行。此次论坛是以“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的电影文化主题分论坛。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和电影频道制作中心主任曹寅分别发表了致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国际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阿米尔·汗,香港导演、影视制作人唐季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应邀参与了此次世界电影人文对话,旨在共同探讨电影艺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积极作用,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世界电影人文对话”主题论坛是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首次增设电影主题分论坛,足见电影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议题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在10月18日提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三个分设议题——如何理解“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电影承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哪些责任、如何用电影应对全球性挑战——从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角度诠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理念。
正如电影频道制作中心主任曹寅所说,电影是开展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载体。我们的电影创作要跟人类的命运相对应,与人类的文明相关联,用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根基来支撑。而电影频道作为国家级专业电影传媒,是电影文化交流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电影介绍给世界,将世界电影介绍给中国。
如何理解“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
文化、情感、传播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解读了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殊性,他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影产业也如虎添翼,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这门艺术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我们要平等相待、要相互协作、要同舟共济地奔向未来,这是电影承担的历史使命”。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则从电影的“功能性”阐述了电影这门国际化艺术的传播方式。国际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CSD)咨询委员会主席汉斯·道维勒从电影的传播角度解析了跨国、跨文化传播和全球性传播转变过程。他认为,电影国际化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阿米尔·汗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印度电影带往了全世界。年在中国上映的《摔跤吧!爸爸》不仅成为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票房的一次高峰,其出乎意料之外的一致的好口碑也让世界看到了印度电影的魅力。将承载着印度文化的印度电影输送到全球的阿米尔·汗就电影传播如何做到打破空间限制、将民族的文化迅速波及全世界的问题做出了回答。他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为人类有共通的情感,而这种共通的情感能够打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用电影作为人类共通情感的载体,是文化输送与传播的一个绝佳手段。他说,地球是一个社区,艺术创作者是把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我想让印度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情感上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
香港导演、影视制作人唐季礼则解答了如何通过电影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向世界观众的问题。一直致力于将包括凸显民族特色的中国功夫在内的中国文化、香港文化传播向世界的唐季礼认为,要想更好地传播本民族文化特色,就需要兼顾中西方共有的表达方式,但在此基础上,各国电影人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影品牌。中国功夫片闻名全世界,可是打动人的核心不是“拳头”,而是中国人的“德”字,所以让中国文化“穿”上不同的外衣走出去,这是值得思考的。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提出了另外一种思路,他认为,文化传播均存在文化折扣,即使相较于纸媒、电视等媒介,电影有其独有的、更具优势的传播属性,但电影的全球性传播也是毫无例外的存在着文化折扣的。但在不可避免的文化折扣之上,如何让电影承担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这一重任才是学界和业界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