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大概是这两年规格最高的音乐综艺(以下简称“音综”)了:由《歌手》幕后团队打造,是献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聚焦大湾区发展的一档综艺。一档节目的高水准,并不能掩盖音综的整体颓势。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统计,在刚刚过去的年第一季度,共播出9档音综,其中“综N代”仅有《天赐的声音》和《国乐大典》两档,其余皆为新生综艺。然而几乎没有一档音综让人印象深刻,往年出尽风头的“优爱腾”视频平台,仅有一档自制音综,显得格外沉寂。
仅一档自制音综在播视频平台音综全面“哑火”
据云和数据,年第一季度全网综艺有效播放88亿,年第一季度全网综艺有效播放59亿,同比下滑33%。其中《青春有你3》是年第一季度播放量最高的综艺,达5.4亿,同期还有《创造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宇宙打歌中心》……在播;到了年第一季度,则只有一档去年底开播的《中国潮音》,对比年同期,网络音综数量大幅下滑。
以往每年第一季度,因为有大量的选秀节目存在,网络音综显得非常热闹。这类节目一上线,便凭借热度、话题以及品牌资源,迅速成为爆款。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类偶像养成类节目,将“饭圈文化”“场外打投”“粉丝互撕”“诱导消费”等不良现象演绎到极致,形成了选秀明星背后的平台与受众之间的畸形关系。
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偶像养成类节目至此戛然而止,因此年第一季度只有一档音综是平台自制,也在情理之中。
某资深音综制作人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自制综艺一直都是长视频平台撬动流量池的杠杆,尤其是以选秀为代表的自制音综,一度是盘活平台流量的关键。”
选秀被叫停后,如何孵化一档有如此能量的音综一直未有方向,视频平台在音综这一赛道上的表现也更加谨慎。“过去,大型音乐综艺都需要强有力的品牌赞助作为支持,但今年国产综艺刮起一阵‘裸播风’,长视频综艺面临着招商难题。综艺制作的广告收入也在肉眼可见地减少。”该制作人感慨道。今年,腾讯视频直接提出“降本增效”,爱奇艺此前也强调“开源节流”,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制作一档出圈的S+级的自制音综谈何容易。
卫视扛起音综大旗
但出圈的节目几乎没有
视频平台的“哑火”,让前几年被它们压在身下的各大卫视有了翻身机会。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到,年第一季度的9档音综中,有8档来自卫视。
“一是对往年亚文化开发的延续和针对受众分化进一步展开精准出击。二是对全新领域的开辟和综艺化尝试。”曾参与过多档热门网络音综的李晓分析道,“《国乐大典》以国潮音乐为基石,试图给疲软的音综市场提供全新解题思路;《春天花会开》瞄准了民歌这一全新赛道,用民歌竞演的方式制作节目;《爱乐之都》则专注于音乐剧竞演赛道。”
看得出,各大卫视的制作团队非常努力,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比如《闪光的乐队》,首期拿到了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的收视率,但之后的收视率一路下跌,到收官时仅维持在1.%。《天赐的声音》已经播到了第三季,万的讨论量让它成为9档音综中微博话题讨论次数最多的节目,可它的出圈效果远不及往年的节目。
在当下,面对受众,音综更加专注垂直领域的耕耘。以民歌为载体的《春天花会开》,以音乐剧为载体的《爱乐之都》,都是这方面的尝试。但它们都遭遇了同一个问题:当垂直领域内容并没有向外探索,则很难突破圈层障碍,实现跨越式进步和病毒式传播。
或许,正在热播的“回溯港乐发展,探寻文化脉络,诉说同根同源中华情”的《声生不息》,有望打破今年音综面临的窘境。要承认,这档节目无论是制作,还是歌手、歌曲选择,都是一流水准,与往年的《歌手》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截至目前,节目还没有太凸显出“声生不息”中的传承主题——“不息”。
节目中,歌手与歌曲的选择过于“旧”,更看重的是“情怀”这张牌,试图借此建立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从目前来看,也的确达到了这个效果。只是《声生不息》在TVB首播当晚,香港另一家电视台ViuTV同时段播出了《Chill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21/22》。这是一档每周播出的音乐推介节目,每星期会有十首歌曲登上此流行榜,它们代表了香港乐坛的流行趋势。而从去年开始,还有了年度推介榜颁奖典礼。今年的年度男女歌手金银铜奖,没有一个出现在《声生不息》舞台上,新势力的缺席,难免让人遗憾。
期望接下来节目搭建起内地的年轻人与当下香港乐坛的关系,真正做到“不息”这个传承主题,才能够脱颖而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