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不会拼音乘法口诀,机智妈妈出手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www.znlvye.com/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孩子刚上一年级,有必要大量刷题吗?

提问者应该是一个小学生家长,一看就是急了,孩子的考试成绩跟不上了?想要通过刷题让孩子赶紧跟上其他孩子的分数?

我实在无法想象,提出这个问题的家长,为何如此心急?如果他的孩子是一年级学生,现在不过是十月份,九月份开学的一年级小孩子,现在应该是在学习最基础简单的拼音字母和数字等。

即便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可能是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也有可能是书写习惯和坐姿需要矫正,正规的学习刚刚起步,哪里用得着大量刷题呢?孩子六七岁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在十岁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了解都没有做好。

希望家长搞清楚一个概念:题目是用来检测孩子知识掌握程度的,如果孩子学习基础不牢,那就从根本入手夯实基础。刷题是体力活,用战术上的勤奋来弥补战略上的懒惰,对孩子伤害极大。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刷题都是下下策。

如何毁掉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是让他被控制着做题

在学习这件事上,对于家长来说,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孩子厌学。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欠佳,只要他还有向学之心,还愿意努力尝试,这都是有出路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自暴自弃,那就是神仙也难办了。学习要靠一个人内部的热情和能量驱动,谁能靠外力监督和驱使获得成功呢?

在看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关于外国教育的走访中,有两个细节最让我感动。一个是在芬兰,学校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更没有排名。芬兰的一位老师在介绍芬兰重要的“积极教育”理念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没有考试,三年级没有任何考试,四年级也没有,因为我们想要避免竞争,任何形式的竞争。我们唯一评估的不是他们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自己如何学习,搭档如何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

芬兰教育为什么要刻意避免竞争?因为芬兰人很清醒,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身上携带的基因不同,先天气质不同,擅长技能不同,在学习的过程里,适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找到一条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可能还会走弯路犯错,因此不能操之过急。

因此,芬兰教育不考试,其实就是在告诉家长,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芬兰老师强调的“如何学习”,有很多适用场景,自己独自学习,与搭档或者团队一起学习,这都是需要帮助孩子发展出来的能力。

如果家长和老师舍本逐末,不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去追求知识掌握程度的所谓达标,那就是在摧毁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做一件事,很简单,让孩子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享受成功和喜悦,把快乐的体验与这件事情联结。大量刷题的辛苦和枯燥,其实就是把痛苦的体验与学习联结,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教育博士黄兆旦问芬兰学者、《创业的国度》一书的作者索尔·辛格:“教育怎么帮助孩子培养和触发不断的学习兴趣?”

索尔·辛格笑着回答说:“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们都有巨大的动力,但这些动力后来都被教育系统年复一年地从我们身上带走了,所以我觉得答案是,让孩子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有更多控制权。”

但是,当一个孩子因为知识掌握不牢,被老师或者父母强迫刷题的时候,他感觉到的是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吗?他感受的其实是被迫的、不得不做的苦逼和无奈。

刷题提高成绩这种方法,明明是家长和老师教育手段匮乏,却向孩子发出误导信号:让孩子误以为学习就是苦的,就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后果就是,只要有一天能脱离父母老师的掌控,他们就不再学习。

一二年级的孩子,需要在老师家长辅助下走自己的路

一二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系统化的正规学习,需要家长有很好的定力。

耶鲁大学的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经过4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孩子成长地图: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能力成长,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适应社会。

1岁是可爱而难缠的年龄,也是培养安全感不可错过的一年;2岁是又好气又惹人爱的年龄,也是培养幽默感不可错过的一年;3岁是从友善到和父母对着干的年龄,也是培养创造力不可错过的一年;4岁是狂野而美妙的年龄,也是语言表达能力飞速成长的一年;5岁是开朗愉悦的年龄,也是亲子关系最融洽的一年;6岁是叛逆而甜美的年龄,也是内心矛盾最为突出的一年;7岁是沉静而敏感的年龄,也是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一年;8岁是成长与欢乐交织的年龄,也是热衷思考、思维活跃的一年;9岁是独立而执着的年龄,也是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10~12岁是独立又自我矛盾的年龄,也是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13~14岁是叛逆与成长共存的年龄,也是逐渐成熟的青春期。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情绪、适应能力、动作能力、力量和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生活习惯、自理能力、交流能力、遵守规则能力、探究能力、数学认识、语言能力、心智能力、读写能力都是不同的,而且还不是直线发展的。

不仅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不同,同一年龄的孩子也因为性格、身处的家庭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寻找更好的方式来理解孩子。

说一个真实故事,看看这个母亲是怎么帮忙学渣女儿提高成绩的,绝对不是让孩子苦逼地刷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王芳,她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她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某天孩子老师找到她,跟她说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7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